2017年教育类书籍排行榜_教育书籍排行2017.docx
上传人:是你****辉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年教育类书籍排行榜_教育书籍排行2017.docx

2017年教育类书籍排行榜_教育书籍排行2017.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7年教育类书籍排行榜_教育书籍排行2017作者:陆晓娅出版日期:2016-08-01《影像中的生死课》是陆晓娅老师自2012年起在北师大开设的同名公共选修课的授课笔记实录。全书以“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为核心关切点,选取中外电影,搭建与“生死”相关重大议题的思考平台,跨越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在观影、阅读和讨论的多重对话中,协助学生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建构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影像中的生死课》以纪实性的手法,逐一呈现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展现生动的课堂教学过程,在解析相关生死议题的同时,亦分享了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法。致敬辞:有人说,天地之间,生死之外无大事。因为时间的有限性,要求每个人都要去思索此生为何。但这门课少有人能够讲得精彩。而陆晓娅老师运用影像这种跨学科授课的方式,不但做了,而且做出了“生命教育”的新高度,亦补全了教育领域中长期缺乏优秀教材的短板。就重要性来说,怎么描述都不过分。2017年教育类书籍排行2、《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作者:徐贲出版日期:2016-1-1徐贲先生客居美国,却以极大的热诚担当起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他的写作范围广泛,无论是公民社会建设、公共生活、国民教育、公共文化记忆等,几乎对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皆有涉猎和深入分析。作者以通古贯今的学识素养,重新审视和思考了国家命运与公民生活切实相关的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并回答了“政体与教育如何相处”以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致敬辞:徐贲先生虽然旅居海外,但对国家拳拳之心从未有差。这些年除持续在公共领域发声之外,也同时引入了海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就是一本沉重的、深邃的专业书籍,它跨越数千年的教育政治史,从而直指教育的本义。书中所讲内容几乎每一句都直刺教育问题之要害,让我们无法忽视,甚至每当想起都如芒在背。我们相信,一本好书的力量,其实就在于此。2017年教育类书籍排行3、《优秀的绵羊》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美)出版日期:2016-5-12008年,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决定辞去自己的终身教职,离开这所常春藤名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感觉当前的美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这套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在即将辞去耶鲁教职之际,他发表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来讨论这些问题。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几周之内,它的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次(后来的累计阅读量超过了100万次)。很明显,这篇文章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从那之后,他开始应邀到美国各地的大学发表演讲,跟学生们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也向他们请教了许多问题,并倾听和了解了他们的答案。这本书就是他对这段经历的思考和总结。在本书当中,作者德雷谢维奇历数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春藤学校学生的“数宗罪”:过于自信却输不起;朋友圈同质化,固步自封;思维僵硬,与社会脱节,缺乏“常识性聪明”等,并提出“读藤校远不如读公立大学,学校更重视教育、教学方法也更灵活、更前沿”等观点,他还进一步指出,虽然这些藤校外表上有特色,但在内里,都是“失去了灵魂的地方”。很多在藤校就读的学生没有使命和目标感,自我膨胀、自我中心、自以为是。而相比之下,那些没有这些标签的人,却能在人生道路上攻城掠地,在各方面成就自己。而有一些藤校生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可能只是上过某藤校。本书自2015年5月上市以来,在美国社会引起广泛争议,迅速成为《纽约时报》、《新共和》、《洛杉矶时报》等各大媒体追捧的话题,在国内也得到了南方周末、凤凰卫视、澎湃新闻网、环球时报、外滩画报等媒体的报道。致敬辞:很显然,德雷谢维奇所批评的常青藤绵羊的特征,如过于自信却输不起;朋友圈同质化,固步自封;思维僵硬,与社会脱节,缺乏“常识性聪明”等,让我们感到十分熟悉。也许这与目前多数国家都在使用或借鉴美国学制有关,因此,德雷谢维奇对美国教育的反思,实际上具有全球意义。它让我们思考,这就是我们培养的未来公民吗?我们能够就目前的教育方式作出新的突破吗?这本书的意义之重大,所引起的关注,其实远远不够。2017年教育类书籍排行4、《人之初:现代蒙学四十六课》作者:王尚文、郭初阳、颜炼军出版日期:2016-10-01我们生活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面对海量的知识、信息,不免有“弱水三千,如何独取一瓢”作为基础人文教育的源头活水的困惑。因为没有公认的好办法,就茫然,甚至迷乱。有人主张回归《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古代蒙学读本,但它们的内容已然有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