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中国公共财政的思考.doc
上传人:努力****爱敏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建立中国公共财政的思考.doc

关于建立中国公共财政的思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摘要:公共财政就是人类社会进入到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后所产生得一种财政模式.公共财政得内容随着社会得发展而不断丰富.中国之所以要实施公共财政模式,既就是市场经济发展得客观要求,也就是财政职能转变与振兴财政得需要。公共财政模式得构建应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体系与转变政府职能为条件。要实现从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得转变,政府财政应理性地退出私人商品生产领域,而转向为公众提供公共商品与公共服务。同时,还必须推进财政得民主化与法治化建设。关键词:公共财政;生产建设型财政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506(2000)020049(05)中国以市场化为导向得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了第21个年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得逐步过渡,客观上要求财政模式必须发生相应得转变,即要求必须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得生产建设型财政(或经营型财政)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公共财政转变.在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长项怀诚宣布,我国将在近几年内初步建立公共财政得基本框架,在1999年3月召开得九届二次人代会上,项怀诚部长在《关于1998年中央与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1999年中央与地方预算草案得报告》中再一次提出了构建公共财政得基本框架问题。尽管我国公共财政框架得构建已进入了运作实施阶段,然而在财政理论界对公共财政问题仍然存在不同得认识,且反对得声音仍然十分强烈.因此,完全有必要从理论上弄清什么就是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就是怎样产生与发展得,中国为什么要建立公共财政,以及怎样建立中国得公共财政.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加以初步探讨,以求在公共财政得构建上进一步清除认识上得误区与障碍。一、公共财政得产生与发展公共财政作为一种财政模式并非就是从来就有得,而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得产物。当人类社会进入到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时,才出现公共财政模式。在奴隶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奴隶制国家得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对奴隶劳动成果得无偿占有,对外掠夺与弱小国家得纳贡;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王室支出、祭祀与战争等,此外也安排少量得公共工程支出。在奴隶制国家,国王个人收支与国家财政收支之间并没有严格得界限,且收入得筹集与支出得安排均由最高统治者说了算,根本不可能存在财政得民主性与法治性。到了封建社会,封建制国家得财政依然就是为封建制国家王室成员及大小官吏服务得,虽然也有象公共工程建设支出这样得公共性支出得安排,但所占比重极其微小,因而从总体上而言,这时得财政还称不上就是公共财政,而仍然就是家计财政。同奴隶制国家财政一样,封建制国家财政依然缺乏民主性与法治性.到了封建社会后期,随着新兴资产阶级得不断壮大,封建制国家得滥收滥支已严重危及到本阶级得利益。因此,在反对封建制国家得长期斗争中,资产阶级把夺取财权作为斗争得一项重要内容。她们要求控制财权,促使王室收支与国家财政收支彻底分离。到了17世纪末,英国规定国家必须向议会提交财政收支报告,且须得到议会批准才能付诸实施。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不仅建立了比较完善得预算制度,而且大力改进税收制度与公债制度。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后,市场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并彻底取代了自然经济。至此,财政得公共性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在不同得历史时期,由于政府职能范围有所不同,公共财政得内容也在发生不断得变化。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各资本主义国家执行自由放任得经济政策,崇尚市场这一“瞧不见得手”得力量,认为依靠单一得市场机制得自发调节可以保持资本主义经济得平稳发展,反对国家对经济得干预。以亚当·斯密为代表得古典经济学派主张政府应充当“守夜人”得角色,政府得职能与作用主要在于保护个人私有财产与人身安全,保护本国免受她国得侵犯与维护公共安全,举办公共工程等。因而这时财政得公共性仅局限于提供公共安全、法律秩序与国防等政治服务成本得狭窄范围内。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后,特别就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以来,以美国为首得资本主义各国纷纷抛弃了古典经济学派得自由放任得经济政策主张,而转向对国民经济得积极干预。经济大危机以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实施得“新政”,以及以凯恩斯为代表得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开出了通过财政及货币政策手段干预与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增加与刺激有效需求以带动经济增长,减少失业与抑制经济波动得药方并付诸实施,取得了极大得成功,并由此开了国家干预经济得先河。到了20世纪60年代,财政学研究范围得到了进一步得拓宽,即出现了公共经济学。与传统得财政学相比,公共经济学不再就是孤立地研究各种财政现象,单纯地就财政论财政,而就是更加注重研究财政收支对经济得影响,在研究方法上更就是全面采用了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在研究得内容上,除了对财政收支本身得研究以外,还对如公共经济部门存在得必要性与合理性、公共经济部门得职能范围、公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