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记忆作文.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端午节的记忆作文.docx

端午节的记忆作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端午节的记忆作文端午节的记忆作文2021-02-1010:00:02小编:admin作文一:端午节的记忆作文早饭的时候,妻子端上饭桌几个热气腾腾的粽子,我的两个孩子都争着剥开粽子皮来吃,看着一个个水灵灵的粽子,闻着那诱人的清香,喷涌的思绪冲开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闸门……儿时的端午节在我们河南农村老家算不上个较为隆重的节日,因为我老家地处中原北部,而端午节在南方才算得上个正式的节日。不过说到底端午节还是要过的,只不过过的方式与南方略有不同而已。在记忆中,老家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上悬挂一大束艾草,因为那时候艾草遍地可寻,据说端午节挂艾草可以保佑家里人一年健康没病的,还有的家里会从地里挖来马齿苋(我们老家人叫它马石菜),把这野菜挂起来晒干了,据说也可以治病的,有人说这东西五月初五这天挖是最好的。至于说端午节的粽子,在那时的老家人眼里真可谓是一种奢侈品。因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里,我们农村人刚刚吃上白面馍,有的人家还在吃窝头呢,南方的大米运到我们比方的很少,而且价格较贵,一般人不好接受。所以说,很多人只是听说过粽子还没吃过呢。那时候,我家的经济条件也不好,生产队刚刚划分了责任田,爹娘整天忙活着伺候那几亩田地,从来没有提过什么节的事情。娘是个干农活的料儿,她粗手笨脚的,也不会摆弄什么好吃的和穿的,常常引来村里婶婶和大娘们的笑话,但娘不怕她们笑话,就只知道下地劳动。这一年快过端午节了,邻居王大娘家刚好要到她们出嫁头一年的闺女家里走追接亲戚(在我们当地管娘家人去女儿家走亲戚叫做“追接”,每年只有一次的),为了表达对女儿的心意,王大娘就找来村里几个会做饭的能手儿来她家帮忙包粽子,她家的条件稍好点儿,准备带粽子去女儿家走亲戚的。出于好奇的缘故,我便早早的蹲守在大娘家看她家怎样包粽子。只见王大娘和几个妇女围坐在一起,中间桌子上堆放着一打一打的苇子叶,听说这苇子叶是王大娘专门打发儿子春哥跑到离我老家十几里远的河滩里采摘的新鲜得很。还有一个盆子里盛的是糯米、红枣、豇豆之类的粽子用的食材。王大娘她们一人拿一张苇子叶,把叶子叠成三角漏斗状,中间填满了粽子食材,再三下五除二用苇子叶把里面的东西像裹衣服般裹得严严实实的,最后再用棉线把它们捆紧,一个个绿油油的粽子就包好了。包好的粽子拿到蒸笼里蒸一下或者锅里煮一下就可以吃了。我躲在一个角落里,看着春哥家里人坐在院子里剥粽子吃,闻着那人特有的苇叶的清香,看着那白里透着红的糯米团子,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来。我赶紧跑到自己家里,哭着吵着刚从地里干活的娘要粽子吃。娘看我眼里哭得满是泪花,她的眼眶也湿润了,开始她只是无奈地叹息蹲下身子一个劲的安慰我。而那时的我太执拗,一个劲地吵着吃粽子,娘最后站起身来态度很坚定地对我说:“孩儿不哭哦,妈给你去换几个粽子吃!”,我不哭了,看到娘从我家厨房里出来她手捧着一个大面瓢,里面盛满了一大瓢小麦面粉,径直去了邻居大娘家里。娘去了很长时间才回来,她手里攥着几个我心仪已久的粽子。我只顾吃那可口的粽子了,而却娘叹息着回到了屋里。后来我听村里人说娘太傻,拿自家的好面给人家就换了几个粽子。要知道那时的面粉在我们庄户人家里还是很金贵的,很多人家里还常年啃着窝头吃呢。后来我长大了才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艰辛。当然,老家的端午节不只是有艾叶和粽子,临近端午节大人还会给小孩子们做一件绣上蜈蚣、蝎子、蛇、青蛙等五种小动物的黄布肚兜,据说是让小孩子穿上在夏天能够抵御这五种动物的毒气的。有的人家还会给小孩子用布来做一个五颜六色的手扳脚小娃娃,布里填上艾草据说可以辟邪。娘生来手头有点笨,她不会做这些小东西,但她从来不让我这做儿子的受半点委屈,她自己不会做就舍着自己的脸皮央求别人来给我或者拿自家的东西给别人来换。娘让我和别家的孩子一样拥有了童年里本该有的幸福和快乐,满足了我幼小的一点自尊。我常在心里庆幸自己,虽然自己有一个比别人笨的娘,但却不缺一个比任何人要亲的娘啊!娘是平凡的也同样是伟大的。如今,每逢端午节我都会给老家的爹娘送去一些粽子什么的,虽然这也谈不上什么尽孝心,但我只希望这些充满甜香的粽子来寄托我的这份感恩之心吧!粽香情深,爹娘啊做儿子的总想给你们一下我内心的由衷祝福。唯愿二老健康长寿,安度晚年!作文二:端午节的记忆作文“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关于端午节的一首民谣。记得小时候端午节是个热闹而十分有趣的节日。妈妈总是提前几天就开始张罗,准备粽叶和糯米,亲手包制许多大大的粽子,翠色的粽叶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点缀一颗红枣,然后包成立体的四角形状,用棉线缠紧,一个个精巧的粽子就完成了。儿时的我蹲在旁边,小手不停的在糯米中淘来淘去,比玩沙子好玩多了。也曾尝试着包粽子,可总是包不好,糯米总是漏出来,等煮出来粽叶中的米已所剩无几了。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