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万物简史》有感400字(优质9篇)总结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追求更高的目标。写总结时要注重对关键问题的分析和总结,不要过多陈述细节和琐事。下面是创业导师总结的创业成功经验,对创业者非常有价值。读万物简史有感400字篇一这些天在看一本书——万物简史,拿起来厚厚的书,今天看完,他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对"我们从那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那里去?"。这一千古命题做了精确的阐释。让我了解自己的存在是多么的万幸,准确的说是无数个万幸成就了今天存在的我们。我们坐在电脑旁,敲打键盘表达独特的自我的时候,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祖先,他们一步步的小心翼翼又谨慎的进化成就了现在相对高尚的我们。否则也许现在的我们是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又可直立又可潜水的两栖动物呢!也感谢地球为我们提供了危险又赖以存在和生存的空间!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地质学家、化学家等等,为了了解和探索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曾经在课本上看到的那么简短的一句话,一个看似简单的公式。在百年前,是经过了那么漫长而艰苦的实验、讨论、证实才找到相对的真理!甚至是牺牲了生命换来的。同时对于科学家们遗憾的是自己的科学结论往往都是在老年或过世之后才被肯定。读万物简史有感400字篇二万物简史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奥秘,在这一段段令人咋舌的文字的背后,是无数个科学家们为追求自然真理的付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随着在此之前,我也读过许多科普名著,但是它们都比不上这一本书,我认为万物简史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科普类旷世巨著。正如读万物简史有感400字篇三在我们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里,每个事物随着科技都在潜移默化的变化着。轻轻翻开这部书,轻盈跳跃的小字符门带我穿越了时光隧道,来到了上亿年前。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书中回溯了科学史上那些伟大与奇妙的时刻,引用了近年来发现的最新科学史料,几乎每一个被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万物简史的感谢万物简史的当然,还要感谢万物简史大大的拓展了我的视野,它引领我去探索宇宙,地球,生命和人类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进程,它使我感受到宇宙,地球,生命和人类的种种伟大和神奇,它让我对人类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充满敬意。万物简史唤起了我对生命的崇敬之情。生命在它长达四十多亿年的时间里,虽然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和灭顶之灾,但是却能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她的光辉史不得不使我从心底升起敬畏和崇敬之情。”事物的发展和完善是靠着许多人努力奋斗来完成的。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发明创造更多更好的事物。读万物简史有感400字篇四读完厚厚的一本万物简史,我感到意犹未尽。这真是一本最打动人的科普书。这本书的语言风趣幽默,在读到描写哈雷这位科学家的文字时,我一下子笑出了声。其实,类似这样的语气和描述在书中比比皆是。“哈雷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在漫长而又多产的生涯中,他当过船长、地图绘制员、牛津大学几何学教授、皇家制币厂副厂长、皇家天文学家,是深海潜水钟的发明人。他写过有关磁力、潮汐和行星运动方面的权威文章,还天真地写过关于鸦片的效果的文章。他发明了气象图和运算表……他惟一没有干过的事就是发现那颗冠以他名字的彗星。他只是承认,他在1682年见到的那颗彗星,就是别人分别在1456年、1531年和162019年见到的同一颗彗星。这颗彗星直到1758年才被命名为哈雷彗星,那是在他去世大约2019年之后。”类似的幽默有的时候近乎调皮(这种表达方式语文老师可不怎么喜欢),也许正是在这样一支笔下,才有如此生动立体的一个个科学巨人款款走来,一幅幅科学的图景才如此瑰丽而妙不可言。其实我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很简单。它能告诉我关于地球多大多重多老,它能抛开所谓的科学体系的划分甚至抛开科学这个概念大一统的说事儿,它还讲了很多科学家的趣事儿,他更加激发了我热爱科学的热情,让我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更加浓厚。读万物简史有感400字篇五最近读了一本著名的科普书——万物简史,这本书讲述了宇宙的许多奥密,从一个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点到无限大的宇宙;从无数的元素构成我们的太阳系;从无数岩石构成我们的地球;从地球的诞生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切都无比的神秘,无比的复杂,但这本书却从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物理等多个方面来讲述这些事物,使它们成为有趣的知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二部——地球的大小,讲述了很多的.科学家不畏艰辛、不断的对地球进行分析,这是人类的好奇心理造成的。诺伍德为了测量地球1度经线的长度历时两年走了330多公里;布格和孔米纳花了10年的时间证明了地球赤道略鼓,两极稍扁;马斯基林为了测量山的重量花了四个月的时间不断的计算;玛丽·安宁为了挖一块蛇劲龙化石花了10年时间。多亏第一代原子科学家的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