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具的家课文原文文具的家课文原文2022-04-0222:00:01小编:admin文具的家课文原文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妈妈说:“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妈妈说:“贝贝,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课文分析全文共6个自然段,配有两幅插图,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第1、2自然段交代故事的起因,这两个自然段都是独句成段,句子结构相似,富有节奏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第3、4、5自然段运用对话的形式,通过妈妈的教导,贝贝知道了文具也有自己的“家”。第6自然段写贝贝逐渐养成了整理文具的好习惯。课文叙事完整,结构清晰,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在浅显的故事中。读好对话要作为本课朗读教学的重点,第3自然段出现了疑问句“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这是妈妈对贝贝说的话。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中妈妈的神态,并结合课文的具体情境读出带有吃惊、责备的语气,感受妈妈当时的心情。第4自然段中妈妈说的话也可借助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读出妈妈耐心教育贝贝的语气。延伸:文具的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0个生字,认真学会6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学会写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悟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语感。2、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来猜谜语,猜的是学习用品,有信心吗?(有)1、小黑人而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铅笔)真棒板书铅笔2、像糖不是糖,有圆也有方,帮你改错字,自己不怕脏。(橡皮)师:同学们真聪明给你们点个赞。板书橡皮。像铅笔、橡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文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文具的家。板书课题15文具的家。生齐读。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学写“文”字师:我们看看“文”字,你能说说它的笔顺吗?让我们看看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吧。(课件田字格中的“文”)。观察第一笔写在竖中线上,第四笔捺和撇的交叉点紧贴竖中线。指名生观察。师:伸出小手和老师写一个,填上拼音。生齐读。指名说两个词语,板书齐读。师:真是一群善于思考的孩子,让我们把书翻到84页,描一个写一个,注意我们写字时,头离本一尺,胸离桌一拳,手里笔尖一寸。生观察书写。师:巡视,点一名同学幻灯下展示,其他学生观察评说交流。师:我们真一群善于观察的帅气的孩子,让我们帅气的读一读课题。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师:那么这些文具和我们的主人公贝贝发生了什么事呢?自由读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生读文圈生字。师:生字宝宝特别淘气带着她的好朋友跑到大屏幕上来了。(课件音字词)快来练习读一读吧。生练读。师:哪位小老师来领着大家读一读。(指名二人领读)师:这两位小老师真出彩,词朋友玩累了回家了,你还认识吗?(认识)(课件音字)师:那让我们开火车读吧!呜呜呜小火车开起来了,一开开到了这里(指向一人)师:同学们认的真准确,能教教老师你的记忆方法吗?指名生回答。师:我们的记忆方法真不少,老师喜欢猜字谜。去字头上一把刀(丢)真的没有头(具)亲友体重几斤添(新)。这个新字的斤字旁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偏旁。和老师一起读斤字旁。看看今天我们认识的字还有那个是斤字旁?(所)。师:我们同学真是火眼金睛老师也收集了几个斤字旁的字和老师一起读一读吧!(课件)师:拼音朋友也走了还认识吗?(课件字)师指字,生抢读。三、再读课文,品析指导朗读。师:字宝宝看我们这么聪明想和你们捉迷藏又回到了课文中,快来读一读吧!(课件一二自然段)齐读,指名二人读。师:铅笔丢了、橡皮找不着了。怎么办呢?生自由回答。师:次数多了妈妈会说什么呢?(课件第三自然段妈妈说)齐读。什么标点符号?(?)能读出问号吗?指名二人读。“天天”说明妈妈生气了,能读出生气吗?指名二人读。师:听了妈妈的话贝贝什么表情?(课件插图一)(无辜)读出无辜(课件贝贝说的话)指名二人读。加上动作读,指名二人读。加上表情读,指名二人读。师:让我们同时感受妈妈和贝贝的心情吧!齐读第三自然段(课件)师:看到贝贝的无辜无耐妈妈表情变了。(课件第二幅插图)你感受到妈妈的什么?(温柔)那让我们温柔的读(课件第四自然段)指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