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史中国古代政治史——政治制度.ppt
上传人:书生****35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史中国古代政治史——政治制度.ppt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史中国古代政治史——政治制度.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古代政治史——政治制度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它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之服务。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也是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形成和发展过程:3、西汉巩固。⑴实行刺史制度,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⑵汉初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同时颁布“附益之法”,严格限制诸侯王的活动。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从思想上使秦始皇所创建的政治体制得以充实和巩固,而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和发挥,成为封建君主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从此封建政体基本定型。4、隋唐完善。⑴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为历朝沿用。⑵科举制: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办法;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②科举制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5、宋元加强。⑴北宋初:①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二;设枢密院;实行更戍法。②集中行政权:中央增设参知政事管行政,设枢密院管军事,设三司使管财政,削弱了宰相的权力;派文官任知州,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加强对地方的控制。③集中财权: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④集中司法权:派文官掌地方司法。⑤发展了科举制:严格考试程序,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以上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冗兵”、“冗官”、“冗费”与日俱增,使宋王朝陷入积贫积弱的局势中。⑵元朝:①健全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掌行政,枢密院掌军事,御史台掌监察权,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②地方设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设置澎湖巡检司、在西藏委派官吏,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6、明清达到顶峰。⑴明朝:①废丞相,权归六部;②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司),互不统属;③实行特务统治,监视官吏,镇压人民;④制定《大明律》;⑤八股取士,培养专制统治的奴才。这些措施的核心是加强君权,明朝形成了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⑵清朝:①雍正时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封建专制主义达到顶峰;②沿用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③雍正帝时大规模“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这一时期强大的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开展重大外交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它不能解决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反,随着皇权的强化,封建统治的种种痼疾更加暴露出来。7、消亡:近代以来,清政府对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维护、最终废除和复辟帝制活动:①晚清王朝的维护:四次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②最终推翻: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③两次帝制复辟:袁世凯1915年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乘机打败张勋。(三)、中外思想界对专制主义的批判:①明末清初:黄宗羲等;②近代维新派;③近代革命派;④近代新文化运动;⑤法国启蒙思想家等。(四)、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在封建社会早期(明清以前)以进步作用为主;明清以后严重阻碍社会发展,日趋反动,以消极作用为主。根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世界历史向资本主义过渡。阻碍的表现:政治上,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违背历史潮流;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不利近代科学的发展;对外关系,闭关锁国政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表现):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③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水利、交通、防御等),奠定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④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⑤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⑥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表现):①政治方面:皇权专制,易成暴政(秦、隋);压抑民主政治,束缚才智创新;“人治”、官僚、特权、腐败等。②经济方面:越来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压制新生产关系成长等。③思想文化方面:文化专制主义。死读经书,学不致用;科技发展日益停滞;不问政事,禁绝民主;中华文化难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