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一节风险(fēngxiǎn)识别基础危害辨识的任务:危害是指材料、物品、系统、工艺过程、设施或工厂对人、财产(cáichǎn)或环境具有产生伤害的潜能。危害辩识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危害辩识的两个关键任务:---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辩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1、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jíbìng),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区别: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有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zàochénɡ)危险、有害的后果,都可归结为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并导致危险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和能量的意外释放。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是危险、有害因素转换为事故的根本原因。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néngliàng)失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在GB6441-1986《企业职工(zhígōng)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操作失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等13大类.//物的不安全状态: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分为四大类:防护、保险、信号(xìnhào)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安全管理缺陷(quēxiàn):安全管理的缺陷(quēxiàn)可参考以下分类:(1)对物(含作业环境)性能控制的缺陷(quēxiàn),如设计、监测和不符合处置方面的缺陷(quēxiàn)。(2)对人失误控制的缺陷(quēxiàn),如教育、培训、指示、雇用选择、行为监测方面的缺陷(quēxiàn)。(3)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的缺陷(quēxiàn),如工艺、技术错误或不当,无作业程序或作业程序有错误。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fāngfǎ)有多种,下面将简要介绍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方法(fāngfǎ)。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6类)(GB/T13816-92《生产过程(guòchéng)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物理性危险(wēixiǎn)、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wēixiǎn)、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wēixiǎn)、有害因素参照GB6441-86《企业(qǐyè)伤亡事故分类》,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20类:3)按职业健康(jiànkāng)分类4)按环境影响因素(yīnsù)分类4、危险源的分类(fēnlèi)常见(chánɡjiàn)的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包括(bāokuò)的内容(1)材料性质(xìngzhì)和生产条件分析方法(2)经验分析法(事故和同类装置)对照、经验法,类比方法(3)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4)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5)风险评价方法HSE关键(guānjiàn)任务(1)厂址:从厂址的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2)厂区平面布局:①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gāowēn)、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置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②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2011.10.28①工艺设备、装置(zhuāngzhì);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紧急异常情况。②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③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④危险性较大的设备,高处作业设备。2.设备或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工艺设备、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化工和机械(jīxiè)加工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3)电气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4)特种机械(jīxiè)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5)锅炉及压力容器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6)登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3.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危险、有害物质,工业噪声(zàoshēng)与振动,温度与湿度和辐射等。易燃易爆物质(wùzhì)毒物危害(wēihài)因素分析噪声(zàoshēng)辐射(fúshè)(电离、非电离辐射(fúsh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