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教学计划生物教学计划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物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生物教学计划1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今天开始正式上课。23日上午全校教职工会议,下午备课组集体备课,商量了一学期的教学计划。这学期的课程内容安排作了较大的调整,一方面是觉得这样的安排更贴近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发展的过程更相近;另一方面也是向新课程过渡,先趟一下水。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安排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劳动,无论是教材的处理还是学生用资料都需要重新准备;对于学生来说也可能面临着困难,三本书被打乱了,每本书的章节也被打乱了。但我们相信,我们的付出会有回报。希望同学们与我们一起努力。根据计划,三本书中,将留下《生物工程》以及《生物与环境》两部分的内容到高三。但在计划中没有安排月考,如果继续执行月考的话,那么《微生物》也将留到高三。时间课时内容第1周(2.25—29)第3节人体的稳态第1课时:一、内环境与ph稳态第2课时:二、水、盐平衡调节第3课时:三、血糖平衡与调节(1)第2周(3.3—3.7)第1课时:三、血糖平衡与调节(2)第2课时:四、体温调节第3课时:四、免疫(1)第3周(3.10—14)第1课时:四、免疫(2)第2课时:四、免疫(3)第4节植物激素调节第3课时:第4节植物激素调节(1)第4周(3.17—21)第1课时:第4节植物激素调节(2)单元生命的延续第1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第2课时:第1节生殖的类型第3课时:第2节植物的个体发育第5周(3.24—28)第1课时:第3节动物的个体发育第2章孟德尔遗传定律第2课时:第1节分离定律(1)第3课时:第1节分离定律(2)第6周(3.31—4.4)第1课时:第1节分离定律(3)第2课时:自由组合定律(1)第3课时:自由组合定律(2)第7周(4.7—11)第3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第1课时:第1节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1)第2课时:第1节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2)第3课时:第1节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3)第8周(4.14—18)第1课时:第2节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行为变化(1)第2课时:第2节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行为变化(2)第3课时:第3节细胞质遗传第9周(4.21—25)第1课时:第4节遗传定律的应用(1)第2课时:第4节遗传定律的应用(2)第3课时:机动第10周(4.28—5.2)期中考试第11周(5.5—5.9)第1课时:期中试卷分析(1)第2课时:期中试卷分析(2)第4章遗传的分子学基础第3课时: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第12周(5.12—16)第1课时: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第2课时:实验第3课时:第2节dna的结构和复制(1)第13周(5.19—25)第1课时:第2节dna的结构和复制(2)第2课时:第3节基因与基因的结构(1)第3课时:第3节基因与基因的结构(2)第14周(5.26—5.30)第1课时:第4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第2课时:第4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2)第3课时:第4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3)第15周(6.2—6)第5章生物的变异第1课时:第1节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1)第2课时:第1节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2)第3课时: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16周(6.9—13)第1课时:第3节变异与育种第2课时:第4节变异与优生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课时:第1节自然选择学说第17周(6.16—20)第1课时: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单元微生物第2课时:第1节微生物的类群第3课时:第2节微生物的营养、代谢与生长(1)第18周(6.23—27)第1课时:第2节微生物的营养、代谢与生长(2)第2课时:第2节微生物的营养、代谢与生长(3)第3课时:第2节微生物的营养、代谢与生长(4)第19周(6.30—7.4)复习考试第20周(7.7—11)复习考试生物教学计划2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这个学期我任教八年级的生物课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项工作都需要有计划的进行,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学校给我们下达了坚决的任务,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我根据八年级生物学科的特点,特制订计划如下:课堂是我们与学生沟通交流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茁壮成长的乐园。为了充分发挥每堂课40分钟的最大效用。我将着重在备课、上课、作业和学生关系几个方面多下功夫。1、备课在备课时我会认真钻研教材,广泛搜集各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应用于教学中,设计好课堂内容,精心写好教学教案,保证课前的准备工作及时、充分。力争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2、上课课堂对于教学工作来说更是重中之重。我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这种趣味性包括丰富的课外知识和老师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