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15文言文阅读之断句(答题模版)-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题型15文言文阅读之断句(答题模版)-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pdf

题型15文言文阅读之断句(答题模版)-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题型15文言文阅读之断句文言文断句题,,新高考全国一直卷沿用传统全国卷所采用的四选一形式考查这一题型。该题型难度一般,一是近几年文言文断句采用的材料相对浅显,二是文言文断句的规律性较强。解题时,一般先凭语感将有把握的地方断开,再运用规律方法分析揣摩不把握之处。在2023年高考中,这道试题成为一道主观试题,可以在每一个字的后面加上字母,让考生自主选择在那一个字母后面断开,在备考2023年高考中有很多资料里已经有这样的试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试题的难度。预测2024年高考,关于文言文句子断句的试题还是会出主观试题,即考生自己划分停顿的地方。常见题型:1.判断文中语句断句是否正确就选文中的几个句子,提供四种断句方式,判断哪种断句方式正确。2.直接给语段断句从选文中挑选几个未断句的句子,或直接另选一段未断句的材料,要求考生用“/”为之断句,有时还限制具体标注几处。文言断句的客观题考查形式,在高考断句题中属于相对容易的一种题型。该类试题一般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文字,去掉标点,设置6~8处停顿,难度不大。试题中的四个选项,通常断句位置有一处不同于其他三项,且只有二到三处不同。解答时,可遵循以下技巧。第一步:通读选项,找不同。(找四个选项中不同地方,基本可分为两组,只断不同处)第二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语感断句法)第三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第四步:借助“特征”和方法,巧妙断句。文言断句的客观题考查形式,在高考断句题中属于相对容易的一种题型。该类试题一般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文字,去掉标点,设置6~8处停顿,难度不大。试题中的四个选项,通常断句位置有一处不同于其他三项,且只有二到三处不同。解答时,可遵循以下技巧。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1.标名(代)词,定主宾在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代)词在句中常用作主语或宾语,将它们标出,有助于梳理语句的结构,判断语气停顿处所在。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1.根据“曰”“云”“言”等对话词语断句。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注意陷阱:“曰”“云”“言”等“对话标志”后无对话比如浙江高考真题: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选自贾谊《治安策》)其中的“言”“曰”并非断句的标志,如果将其当作对话标志的方法断句,则很容易断错。因“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中的“曰”的内容是贾谊转述的“进言者”的观点,不是“进言者”本人表达观点,本可以不断句,但因为独立成句了,为表达需要则用“/”断开,当然也可不断。“曰安且治者”的“曰”也是指“进言者”的观点,做“者”的定语。所以,其后不可断开。除此之外,还要知道这些词的其他用法,比如“曰”,一是表示“称,叫作”。例如《五人墓碑记》:“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二是在句首、句中做助词,无实意。例如《诗经·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云”,一是表示“有”,例如《荀子·法行》:“其云益乎?”二是表示“为”,例如《后汉书》:“虽云匹夫,霸王可也。”2.根据常用虚词断句。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