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0篇.docx
上传人:Ro****44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有关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0篇.docx

有关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0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关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0篇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1第一单元圆柱、圆锥、球第一至五周1、认识圆柱、圆锥和球是一种立体图形。2、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并准确地计算。3、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关系,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4、了解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关系。5、能运用圆柱和圆锥的有关计算解答实际问题。学会圆柱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掌握求圆锥体的体积。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弄清圆柱与圆锥的关系。第二单元统计图第五至六周1、了解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2、初步学会简单统计表的制作。3、学会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制作。4、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会求扇形的圆心角。1、了解统计表的意义和作用。2、学会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第三单元比和比例第七至十周1、了解比例的意义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2、认识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地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3、学会应用比例,解正、反比例的应用题。1、能准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2、应用比例,解正、反比例的应用题。应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地解答正反比例的应用题。第四单元总复习第十一至十六周1、进行分类整理知识,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2、沟通各类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3、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4、突出重点,使学生补上知识的缺陷,解决存在问题。1、系统地整理知识,提高学生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给学生补上知识的缺陷,解决存在问题。3、运用学过的算术、方程、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4、准确地计算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体的体积。注;第八周开展计算比赛。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2一、教材分析:1、首先提出圆的面积计算和其他已经学过的图形的面积计算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内容分析: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2、学习本课的入手点及目的:在学习圆的面积之前,学生已经掌握其他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和圆的面积的关系,总结出圆面积计算方法。本文导航1、首页2、教学目标3、教学过程4、课后练习三、教学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圆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力能力。2、能运用圆面积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二)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实践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探索圆面积计算方法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飞关系,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三)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四)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3、教学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2)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五、教学媒体:多媒体本文导航1、首页2、教学目标3、教学过程4、课后练习六、教学和活动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问:已知圆的直径或半径怎样求圆的周长?(c=2πr或c=πd)2.课件:出示一块圆形的苗圃。如果要给这块苗圃围栅栏,是求什么?(圆形苗圃的周长)3.我们以前学过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圆的面积?请同学们用手摸出学具圆的面积。3.提问:如果圆的半径是2分米,你能猜猜这个圆的面积有多大?(同学们纷纷地猜测,有的学生可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