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解析河南郑州桐柏一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定向攻克.docx
上传人:瀚玥****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综合解析河南郑州桐柏一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定向攻克.docx

综合解析河南郑州桐柏一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定向攻克.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综合解析河南郑州桐柏一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定向攻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四个图像与对应描述不相符的是A.AB.BC.CD.D2、新冠疫情爆发,各地都急需酒精。运输酒精液体的包装箱上应张贴的标识是A.腐蚀品B.剧毒品C.自燃物品D.易燃液体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B.C.D.4、《阳曲县志》记载:崇墉雉堞,壮丽甲天下,昔人有“锦绣太原”之称。进人新时代,未来五年是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关键时期,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积极植树造林B.加强废气处理C.露天焚烧秸秆D.垃圾分类投放5、神舟十二号飞船上使用的国产CPU芯片是由高纯度单品硅为原料生产的,结合“题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C.硅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6、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均不变B.该反应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2D.该反应所涉及的四种物质中有三种属于氧化物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B.镁在氧气中燃烧C.通电电解水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8、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室内起火,开窗户通风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9、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体现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天然气用作燃料C.稀有气体制成电光源D.石墨做电极10、利用燃烧原理可有效控制燃烧的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家庭用煤将“煤球”改为“蜂窝煤”,可使煤燃烧更充分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改正下图中2处明显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以下问题:(1)A图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2)B图中a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写名称)。(3)用C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4)用D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通入。(5)E图所示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3、工业上有多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如:方法一: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将空气液化。然后将温度升高至-196°C~-183°C之间,使液态氮气先蒸发,剩余液态氧气储存于钢瓶里。方法二;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将得到的氧气干燥。在低温,加压条件下,使之转化为液态,储存于钢瓶里。(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在方法一空气液化过程中,主要改变的是___。(2)分离液态空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把图C补充完整___。(3)图D为方法二的实验室装置,请在对应的位置画出产物的微观示意图___(原子模型参照图E)。反应结束后,打开活塞a用燃着的木条点燃a中的气体,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4)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H2O2,其微观示意图如图E: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4、(1)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2)读数时量筒必须放________,视线与量筒内________保持水平。若俯视,则实际量取的液体量________;若仰视,则实际量取的液体量________。(3)在量取液体时,当向量筒内倾倒液体接近________时,应停止倾倒,然后用________滴加到刻度线。(4)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用作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5、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_____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从环境保护来看,氢气是比较理想的燃料,其理由是______。6、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是一代代科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人们对物质构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1)原子的构成:汤姆森、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根据实验证据进行推理,再用原子模型来表征原子的内部结构。①汤姆森之前,人们对原子的认识____________。1897年,汤姆森在实验中发现所有原子都能释放出一种带_________电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让他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