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分享。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1为认真实施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公民健康素养和知识水平,掀起“人人关注健康,人人关爱生命”良好社会氛围,结合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活动,经研究决定,继续在全县开展“百场健康教育课进社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内容今年活动内容均围绕倡导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心理健康、合理用药、养生保健等健康生活方式,结合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开展艾滋病、职业病、食品安全等健康教育,同时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肿瘤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均为我县各医疗单位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具体名单及联系方式见附件1。二、活动时间20xx年4月——11月三、活动安排20xx年在全县151个社区(行政村)开设健康教育课,具体安排见附件2,使全县社区(行政村)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到100%。四、组织形式各镇(街道)爱卫办要结合本辖区居民健康教育需求,会同当地社区学校和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本辖区健康教育课的.组织安排,从授课内容目录中选取讲课内容。各社区(行政村)开设健康教育学校,根据要求积极组织辖区居民到健康教育学校集中听课。五、工作要求1.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开展百场健康教育课进社区活动是提高公民健康素养的有效措施和重要途径,是实施全民健康促进行动的重要内容。各镇(街道)要做好相关组织联络工作,根据具体情况和居民的需求有计划地安排辖区内的社区(行政村)开设好健康教育课。要采取多种形式提前向广大居民公布讲座的内容、地点和时间,动员居民踊跃参加。根据全年授课安排表,每次开课前提前一周与授课老师进行对接,原则上镇(街道)爱卫办或卫生院要派专人到现场做好组织工作,并填写《县百场健康教育课进社区活动授课登记表》(见附件3),授课人和社区(村)领导要确认签字。每次授课结束后,下发并回收5份县“百场健康教育课进社区”活动授课评估表(见附件4),与《登记表》一起交到县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联系人:,联系电话:。授课所需的多媒体器材原则上由镇(街道)负责提供。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表彰奖励。2.各讲师团成员要牢固树立服务群众健康、奉献社会的意识,要克服困难合理安排好工作,要认真备课和授课,力争做到内容通俗易懂,讲究实效。3.有讲师团成员的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要大力支持此项活动,妥善安排好讲师团成员的上课时间,解决好工休问题。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2一、指导思想与目的主要是针对管辖区内居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增强居民健康意识和互助共济健康意识,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和预防疾病能力,教育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尽量降低发病机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应本管辖区居民的要求,本着社区服务六位一体的服务宗旨,在市、区两级的指导和领导下,结合社居民教育知识的需要,特计划每月开展一到两期,以健康为题材的健康教育坐谈活动,为保证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保证教育工作质量,结合我站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及实施方案。二、工作措施1、成立教育工作小组、分工明确,成员名单如下:讲解员:__、__题材收集提供:__注:__负责电脑录入和现场安排工作。2、加强宣传,要充分利用就诊的机会,让广大居民认识到未病先防,健康教育的好处。三、教育对象患病率较高或不太注意个人健康的人群。四、具体实施1。地点:社区活动中心2。时间:每月1、3、5、7、9、11月份3。主持参与者:社区医务人员社区居民4。主要内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和治疗、老年人保健及慢性病的预防、皮肤病及传播性疾病的讲解、社区一般保健和康复。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3为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本站对辖区内重点人群青少年、孕产期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慢性病人,农民工健康存在的问题,根据情况实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组织管理设立个体化健康教育工作服务范畴,进一步完善制度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明确分工,严格把关,以提高工作效率。各科室相互协调,积极配合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制作个体化健康教育登记表,认真记录指导内容,严格按照个体化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执行,做好健康教育传播人,综合提高辖区内各人群健康知晓率,提高健康行为形成率。二、开展门诊就诊病人个体化健康教育针对门诊就诊人群,门诊医生进行一对一解答健康教育问题,为居民及就诊的.患者发放处方及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宣传单。预防慢病,降低发病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增加防病知识,提供科学生活方式及干预措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