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教师单位工作鉴定(实用12篇)年终到了,这是我们总结一年来工作成果的最佳时机。在总结中可以提出问题和挑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考和解决方法。以下是一些总结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教师单位工作鉴定篇一该同志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学校的劳动纪律,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国家大事,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师德修养。在教学工作方面,担任高级14、15、16、24、25、26六个班的历史教学,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坚持经常看关于教学的参考书籍,在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一年来,认课件下载[***]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教学上,在泸县组织的历史优质课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高一泸州市联考中历史学科取得泸县第二位,高一下期的会考中成绩也不错。作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努力做到规范化;加强班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了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加强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家长联系,深入学生家庭家访,全方位了解学生。经学校考核,该同志认真履行了工作职责,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年度考核为合格。教师单位工作鉴定篇二20xx年上半年,我们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南,以东西湖教育“十二五”规划为依据,坚持育人为本,强化素质教育;坚持教育创新,强化课程改革;坚持减负增效,强化规范管理;坚持狠抓质量,强化高效课堂;坚持统筹兼顾,强化协调均衡,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全力为小、中、高考提供支持和服务,着力贯彻落实“一流的质量、向上的文化、鲜明的特色”,着力处理好“教与育、教与学、学与习”的关系,着力“有效德育”和“高效课堂”工程,积极推进教育的现代化、一体化进程,进一步促进教育的规范发展、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将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教育管理工作,促进重点工作的推进。1月11日,在吴二中召开了-学年度东西湖区教研(备课)组建设总结表彰大会。2月12日,在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了东西湖区教育局20xx年新学期工作布置会。3月25日,在吴家山中学召开了“初中学籍管理暨20xx年中考报名工作培训会”。5月27—28日,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召开了市学籍管理系统由“离线版”升级到“网络版”的培训工作会。4月18日,东西湖区“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育品质”研讨会在北大附中召开。同时启动了东西湖区“有效德育”、“高效课堂”工程。5月4日--5日,召开了初、高中四月调考质量分析会。5月20日,在东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了东西湖区环境教育、减负增效先进集体与个人表彰暨管理调查反馈、小考工作布置会。5月30日,在吴家山第四小学举行了东西湖区庆祝“六一”儿童节暨优秀学生表彰大会。6月10日,武汉市高效课堂巡礼系列活动第八站“走进东西湖”在吴家山第四小举行。市教育局徐定斌局长和市教科院小教部主任李光杰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6月22日,在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了假期工作布置会。二、加强学籍管理工作,促进普及程度的巩固。4---5月对全区小学、初中学籍管理工作进行了更细致、更规范的“回头看”复查,顺利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率100%,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0.71%。1、规范程序促进步。对于区内学生入学管理,要求各中小学严把入学关,只录取该校服务范围内的学生,不得跨区域录取,以免干扰其他学校的正常招生。对于要求跨区域就读的学生,学校严把证件关,确定无误后报基教科审核通过后,方能入学。安排好外来务工子女入学,保证外来务工子女及时进校进班就读。对于要求转到区外就读的学生,严格审查学生手续,凡户口或房产证(购房合同)不在市内的学生,一律不得放行,坚决杜绝生源外流现象发生。对于借读学生,每年必须在借读学校和学籍所在学校报备,防止学生流失。对于休学学生,则要求必须有县(区)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发票,防止学生假休学、真留级现象的发生。2、防流控辍求严格。为落实义务教育法,建立健全五项管理制度,明确落实各学校和有关人员的控辍职责,严格控制辍学率。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防止学生因家贫、学困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