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教育心得体会优质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谈小学教育心得体会优质多篇.docx

谈小学教育心得体会优质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谈小学教育心得体会优质多篇[导语]谈小学教育心得体会优质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谈小学教育心得体会篇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歌。今天,我赞美的也是母爱。母亲对我的爱如天上的星星那样多,那样明亮,那样晶莹。其中,有一颗星星像璀璨的珍珠一样明亮、宝贵。它就是查出我近视的那件事。“你是不是眼睛近视了?怎么看电视时总是皱着眉头向前趴?”“不是,我是随着电视里人物的表情、神态的变化才皱眉头的。”我为自己辩护道。可妈妈却严肃地说:“皱都皱得那么巧?我怎么没有看见电视中的人物皱眉头啊?看不见就是看不见,隐瞒什么?”最后,妈妈一定要爸爸带我去看眼,我只好依了妈妈。第二天,爸爸果真带我去看眼睛了。我们刚走到矿务局总医院的对面,妈妈就打来电话,问:“测的视力是多少?”“还没测呢!”我边说边想:瞧妈妈比我还着急呢!不一会儿,就轮到我测视力了。我心惊胆战地坐过去看视力表。结果左眼0.2,右眼0.51。这时,妈妈又打来电话了,问:“视力是多少?”“很差,左眼0.2,右眼0.3,医生说不好治。”我心情沉重地说。“啊?这么严重?”妈妈焦急的话语像针一样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我想:妈妈工作这么忙,还抽时间打打电话,对我这么关心。而我呢,视力竟然这么差,怎能不让妈妈失望?当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的时候,妈妈见我不高兴的样子,忙问:“宝贝儿,怎么了?脸色这样难看。”“我的视力很差。”妈妈急忙安慰我说:“我相信你只要今后好好保护眼睛,就会恢复正常。去吧,多吃些饭。我刚才去咨询了专家,他们说多吃红萝卜、肝脏、粗粮,有利于你补充营养。我已经准备好了这些菜肴,希望你吃得快乐!”我听了,顿时提起了精神,连忙跑到餐桌前,看到这么丰盛的菜肴,想到妈妈的关心,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开始吃饭,却迟到妈妈给金视康打电话,又给眼吧打电话。接着,又给靳卉、高振洋、樊致华(他们都近视了,在眼吧治过)打电话。他们说“还可以”。于是,妈妈决定带我去眼吧治疗。望着妈妈忙碌的身影,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宝贝。”耳畔传来妈妈的声音,“你在家先吃饭,治眼需要两千多元钱,我这就去取钱。”“那咱家还买不买家具了?”“以后再说,治眼要紧。”说完,妈妈头也不回地走了。望着妈妈远去的背影渐渐高大,我落泪了┅┅谈小学教育心得体会篇2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要让学生学好数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是直观形象思维,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对学生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这样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像是被捆住了手脚,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会逐渐产生怨学情绪。如果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将使学生受益非浅。在此我就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兴趣谈谈浅见。一、尽量用形象生动的数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尽量用形象生动的数学语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让学生背诵顺口溜:"1象粉笔,2象鸭子,3象耳朵,4象小旗,5象钩子,6象口哨,7象银锄,8象葫芦,9象蝌蚪。"以此来帮助学生形象记住字形。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的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二、采用直观教学,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教学"看得见,摸得着,能直接说明问题,能帮助理解问题,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小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形象思维占主体的思维,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为了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教师问:"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接着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多几个?"再启发学生想,三角形比圆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组成的?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为学习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