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
上传人:韶敏****ab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9/NUMPAGES总页数9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菡萏(hàndàn)涎(xián)水黝(yōu)黑为虎作伥(chāng)B.恣睢(zìsuī)驾驭(yù)眼睑(jiǎn)面面相觑(qù)C.羁绊(jīpàn)寒噤(jìn)娉(pīng)婷瞠(chēng)目结舌D.褴褛(lán1ǚ)汲(jí)取狡黠(xiá)既往不咎(jiū)2、下列选项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告罄缥缈契约随声附和据为已有B.狭隘祈祷折损骸人听闻春寒料峭C.伫立战栗温驯忍俊不禁垂垂暮老D.红绫闲暇修茸孜孜不倦扑朔迷离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她轻描淡写地说着,似乎没注意到我踌躇的脚步。B.他的诊所完全免费,病人每天络绎不绝,药物两个月就告罄了。C.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学科,我们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D.李可染非常喜欢画牛,他一生不停地观察牛、画牛,妙手回春,把牛画活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B.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C.“一带一路”将在非洲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D.许多内地教师心怀理想,奔赴新疆,开创新时代教育援疆的壮丽画卷。5、从表情达意上看,下面既生动又恰当的一项是()A.几棵野菊,柔弱的茎上撑着小小的黄花,雄赳赳地立在路旁。B.面对着这幽林秀水,佳木野花,我仿佛喝了香甜的美酒,心都醉了。C.如果说人民群众是汪洋大海的话,那么个人只不过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D.时间好像一架梯子,它能鞭策着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②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孤影,香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同趣闻……③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④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围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⑤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后的池塘,逐渐充盈。⑥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⑤④②③①⑥B.④②⑤⑥①③C.③①⑥④②⑤D.④②③①⑥⑤7、古诗文名句默写。(1)天下兴亡,__________。(顾炎武《日知录》)(2)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3)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杜甫《春望》)(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5)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赵翼《论诗》)(7)《<论语>八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②,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