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授课时间第18周周四第2-4节、5-7节课次5授课方式理论课□讨论课□实训(验)课√习题课□其他□学时安排3授课题目(教学模块、项目或任务):实验项目五损伤小脑的效应、去大脑僵直教学目标、要求(分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1.观察损伤一侧小脑后小鼠出现的异常运动,了解小脑的生理机能。2.学习动物的去大脑方法,观察去大脑动物的僵直现象。教学重点及难点:损伤小白鼠小脑及去大脑的方法。教学用具准备:小白鼠、手术器械、大头针、烧杯、乙醚、棉花等。。作业和思考题:1.小脑对躯体的运动有何作用?2.分析去大脑僵直的产生机理。课后小结:本次课首先教师讲解,操作演示,然后学生按《动物生理实验(训)指导书》要求操作;学生观察、操作认真,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字体用五号宋体,1.5倍行距)实验项目五损伤小脑的效应去大脑僵直[实验目的]1.观察损伤一侧小脑后小鼠出现的异常运动,了解小脑的生理机能。2.学习动物的去大脑方法,观察去大脑动物的僵直现象。[实验原理]1.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协调肌肉运动等机能。当小脑损伤后,随着破坏部位与破坏程度的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肌紧张失调及平衡失调。2.从中脑四叠体的前、后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称为去大脑动物。由于中脑以上的高级神经中枢(如大脑皮层、纹状体)对肌紧张的抑制作用被阻断,而中脑以下的各级中枢(如前庭核)对肌紧张的易化作用相对加强,因此出现了伸肌亢进的现象,动物表现为四肢僵直,头向后仰,尾向上翘的角弓反张状态,称为去大脑僵直。[实验器材]小白鼠、手术器械、大头针、烧杯、乙醚、棉花等。[实验方法与步骤](一)损伤小脑的效应1.用乙醚将小鼠麻醉。2.自小鼠头顶部至耳后沿正中线剪开皮肤,将颈肌向下剥离,透过透明的颅骨即可观察到小脑的位置。3.用大头针刺穿右侧颅骨,直达小脑约2-3mm,捣毁该侧小脑(注意不可深刺,以免损伤脑干)。4.待小鼠清醒后,观察小鼠出现的异常运动。(即可见其向一侧旋转或翻滚,如损伤较轻,小鼠向健侧旋转;当损伤较重时,则向损伤侧翻滚。)(二)观察去大脑僵直现象1.取小鼠一只,腹位固定在木板上。2.用左手的母指和食指固定小鼠的两耳,自头顶部至耳后,沿正中线切开皮肤1-1.5cm,透过透明的颅骨,可观察人字缝交叉点的位置。3.在人字缝交叉点的下方约1.5-2.5mm处,用大头针垂直插入颅内深约3-4mm,左右摆动大头针,以横切脑干。4.立即将小鼠置于手术台上,即可见到去大脑僵直现象。[注意事项]1.用大头针刺穿颅骨捣毁一侧小脑时,进针约2-3mm,注意不可深刺,以免损伤脑干。2.距人字缝交叉点的下约1.5-2.5mm处,正对前后丘之间。因小鼠的四叠体小,并位于大脑两半球交界的人字形夹角内,与小脑紧邻,因此针刺时注意不要损伤小脑,若损伤小脑,动物将出现损伤小脑的效应。[实验结果与分析]记录实验结果,并加以分析。[实验作业]提交一份实验报告。教师先讲解、操作演示,然后学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