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情境一砂石材料检测任务一砂石的物理常数测定学习目的:熟悉砂、石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等物理常数概念。会测定砂、石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等物理常数。一、密度绝对密实体积干燥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即材料内部固体物质的体积,或不包括内部孔隙的材料体积。一般以V表达。一般将材料磨成规定细度的粉末,用李氏瓶采用排开液体的措施得到其体积。材料的自然体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即整体材料的外观体积(含内部孔隙和水分)。一般以V0表达。形状规则的材料可根据其尺寸计算其体积;形状不规则的材料可先在材料表面涂腊,然后用排开液体的措施得到其体积。材料的堆积体积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的总体外观体积。松散堆积状态下的体积较大,密实堆积状态下的体积较小。一般以表达。表观体积是指包括内部封闭孔隙在内的体积。其封闭孔隙的多少,孔隙中与否具有水及含水的多少,均也许影响其总质量或体积。因此,材料的表观密度与其内部构成状态及含水状态有关。砂堆积密度的测定:几种密度的比较例1-1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有何区别?怎样测定?材料含水后对三者有什么影响?解: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对于含孔材料,三者的测试措施要点如下:测定密度时,需先将材料磨细,之后采用排出液体或水的措施来测定体积。测定表观密度时,直接将材料放入水中,即直接采用排开水的措施来测体积;测定堆积密度时,将材料直接装入已知体积的容量筒中,直接测试其自然堆积状态下体积。含水与否对密度无影响,因密度是对干燥状态而言的。含水对堆积密度的影响则较复杂.一般来说是使堆积密度增大。二、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率2、孔隙率三、材料的填充率和空隙率2、空隙率孔隙率与空隙率的区别例.某工地所用卵石材料的密度为2.65g/cm3、表观密度为2.61g/cm3、堆积密度为1680kg/m3,计算此石子的孔隙率与空隙率?解:石子的孔隙率P为:石子的空隙率P,为:任务二砂石的含水率检测学习目的:熟悉含水率的概念。会测定砂、石的含水率。例1、有一堆湿砂重2625克,含水率为5%,烘干至恒重,该砂重为多少?解:=2625/(1+0.05)=2500一、砂的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1)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一样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的总体的粗细程度,一般有粗砂、中砂与细砂之分。在相似用量条件下,细砂的总表面积较大,而粗砂的总表面积较小。在混凝土中,砂子的表面需要由水泥浆包裹,砂子的总表面积愈大,则需要包裹砂粒表面的水泥浆就愈多。因此,一般说用粗砂拌制混凝土比用细砂所需的水泥浆为省。砂子筛析试验粗砂颗粒级配的指标级配区按600μm筛的合计筛余率的大小,可分为1区、2区、3区共三个级配区。详见下页表。级配合格鉴定砂的实际级配所有在任一级配区规定范围内;除4.75mm和600μ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过,但超过总量应不不小于5%。级配的选择宜优先选择级配在2区的砂;当采用1区砂时,应合适提高砂率;当采用3区砂时,应合适减小砂率。方筛孔解:根据细度模数,该砂属粗砂。在级配区内画出该砂的筛分曲线,见图4-1。该曲线落在1区(粗砂区)内,阐明该砂为粗砂,级配合格。[评注]Mx在3.7~3.1为粗砂,Mx在3.0~2.3为中砂,Mx在2.2~1.6为细砂,Mx在1.5~0.7为特细。二、石(粗集料)的颗粒级配为减少空隙率,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粗骨料也规定有良好的颗粒级配。粗骨料的颗粒级配有持续级配与间断级配两种。持续级配是石子由小到大持续分级;间断级配是指用小颗粒的粒级直接和大颗粒的粒级相配,中间为不持续的级配,由于易产生离析,应用较少。最大粒径粗骨料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最大粒级的最大粒径。从构造上考虑根据规定,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造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混凝土实心板,不适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从施工上考虑对泵送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碎石不适宜不小于1:3,卵石不适宜不小于1:2.5,高层建筑宜在1:3~1:4,超高层建筑宜在1:4~1:5。从经济上考虑当最大粒径不不小于80mm时,水泥用量随最大粒径减小而增长,当不小于150mm后,节省水泥的效果却不明显。本章总结:例:有一块烧结一般砖,在吸水饱和状态下重2900g,其绝干质量为2550g。砖的尺寸为240×115×53mm,经干燥并磨成细粉后取50g,用排水法测得绝对密实体积为18.62cm3。试计算该砖的吸水率、密度、孔隙率、表观密度。解:该砖的吸水率为该砖的密度为表观密度为孔隙率为例、质量为3.4kg,容积为10L的容量筒装满绝干石子后的总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