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物形态测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工程建筑物形态测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告.docx

工程建筑物形态测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程建筑物形态测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建筑物形态测控技术是基于不同的工程建筑物形态会受到不同的自然风力影响,进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因此,对于工程建筑物形态的预测和测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人们一直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对建筑物形态的测量和控制进行研究,从而解决建筑物形态与风压力之间的耦合效应。目前,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关注于工程建筑物形态的静态响应,而对于动态响应的研究并不充分。而动态响应能够更好地反应工程建筑物在真实工程环境中的状态,因此,建筑物形态测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工程建筑物安全性能,减少建筑物因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的损失。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工程建筑物形态响应模型的建立通过对不同形态的工程建筑物的风场特性和结构参数的研究,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建立不同形态建筑物的响应模型。2.建筑物形态识别技术研究利用多种传感器技术,探讨建筑物形态采集的方法,将所采集的数据输入到建立的响应模型中,确定建筑物形态与风荷载之间的关系。3.建筑物形态测控方法研究针对不同的工程建筑物形态响应特性,设计合适的形态测控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验证。技术路线如下:(1)风场特性和结构参数的研究,建立建筑物形态响应模型。(2)传感器选型和数据采集方法的研究,确定建筑物形态与风荷载之间的关系。(3)通过实验验证传感器选型和建立的响应模型的准确性。(4)设计适用于不同建筑物形态的形态测控方法,并进行案例验证。三、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获得以下成果:1.建立针对不同建筑物形态的响应模型,较好地预测建筑物在风场环境下的形态响应。2.确定建筑物形态与风荷载之间的关系,建立建筑物形态的识别方法。3.设计适用于不同建筑物形态的形态测控方法,并进行案例验证,提高工程建筑物安全性能,减少损失。四、研究时间安排本研究计划用时两年,按以下时间安排开展:第一年:进行文献综述,设计建筑物形态响应模型,选定建筑物形态识别技术方案。第二年:建立及验证建筑物形态响应模型,设计并验证形态测控方法,完成论文撰写及答辩。五、参考文献1.王春生,陈波.建筑响应的DFT谱分析与特征提取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3(02):22-24.2.王昆辉,张如平,陈国明.建筑构造物振动特性稳定性的实验和理论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1(04):15-173.张静,周玉昆.多种强度波导振型作用下的建筑物振动特性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02):079-084.4.肖加军,恽寿其.建筑物实时监测中用改进小波分析确定结构特征参数[J].振动工程学报,2005,18(04):510-515.5.黄文凯,王春生.基于小波分析的IMS传感网络下的建筑物形态监测方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02):23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