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介绍海南五指山的导游词范文介绍海南五指山的导游词范文(通用16篇)介绍海南五指山的导游词范文篇1邢台五指山(也称西五指山)位于邢台沙河市最西端,和邢台县、武安县交界处,距沙河市区西偏北57公里处。清乾隆《顺德府志》记载:“五指山,在城西一百四十里,远望山岭,俨如五指排列。”从石盆村向西北走,过了塔儿铺村向西约4里许,有一高山,顶上有石柱五根,石柱粗细不一,高约几十米不等,呈肉红色。这就是邢台沙河的五指山,又称西五指山。西五指山海拔1282米,山体由太古界花岗片麻岩组成。山顶之石柱为震旦系长石砂岩组成。林木覆盖率为70%,山坡有林场,山上遍布洋槐、桃树、橡树、酸枣等,西北山坡有大面积的松林。五指山东面和大寨山相望,两山间称大岭口,建有边墙,为明代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有垛口、门洞、烽火台等遗存。由于邢台沙河境内形如五指的山还有两座,一座在石盆村南,海拔973米,称为南五指山(也称和尚山)。一座在渡口乡西和温家沟、柴关交界处,石岭水库南岸,海拔873米,其上也有五指,称为东五指山,所以邢台五指山又习惯上称作西五指山。介绍海南五指山的导游词范文篇2五指山是海南第一高山,是海南岛的象征,也是我国名山之一,被国际旅游组织列为A级旅游点,五指山导游词[智库|专题],导游词《五指山导游词》。该山位于海南岛中部,峰峦起伏成锯齿状,形似五指,故得名。远眺五指山,只见林木苍翠,白云缭绕,绿山盘旋而上峰巅,顿觉云从脚下生,人在太空游。近看五指山,只见5个"指头"由西南向东北,先疏而后密地排列。跟前那座郁郁葱葱的山峰,便是五指山第一峰,海拔1300多米,峥嵘壁立,那顶峰倾斜指着天际。在五指山区公所的所在地朝山上看,整座山峰好像一座硕大的金字塔,那山巅则像喙食尖削的鸟嘴,但是登上去后,却是一大块近10多平方米面积的岩石。介绍海南五指山的导游词范文篇3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腹地,平均海拔316米,总人口1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万人,市区人口5万人,总面积1168平方公里,下辖冲山,毛阳,南圣,番阳4个镇和畅好,毛道,水满,保国和红山5个乡及国营畅好农场。五指山市是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是海南省旅游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和海南热带山地风光旅游的中心城市,属于海南省六大旅游中心系统,其独特的热带自然景观、气候条件和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具有不可替代的旅游开发价值。境内象征海南岛的五指山,被国际旅游组织列为A级旅游点,市区有太平山旅游区,黎苗风情观光区、黎锦生产基地和民族博物馆。五指山市还是黎族苗族歌舞表演和工艺品制作的主要发源地,是每年三月三庆典的最主要场所,旅游业已成为最具生机、最富活力的优势产业。介绍海南五指山的导游词范文篇4五指山古称通什峒,‘通什”是地名,黎语“通什”指山谷中连片的田地。后沿革为通什乡、通什镇、通什市。“通什”是黎语的汉字海南话译写,读tōngzá。自古至民国时期,通什地区黎族社会存在具有特色的社会组织——峒。至元二十八年,湖广行省平章阔里吉思派都元帅陈仲达(是年11月仲达病卒,其子接任,次年7月由副都元帅统兵)所部征抚五指山、黎母山各峒,历时3年,设黎兵万户府和屯田万户府,任用黎族峒首为万户。永乐年间,明朝统治者在黎族地区实行土官土舍制,开始给倾心朝廷的黎族峒首以较高的政治地位和军事权力,“将各处峒首选其素能抚黎民者,授以巡检司职事,其弓兵就于黎人内签名应当,令其镇抚向化”,以加强对黎族人民的统治。康熙二十年,喃唠峒王乾雄聚众造反川总镇吴启爵统兵弹压,杀王乾雄等35人,并于红毛峒驻兵300人。同年,毋葵毋贵(今通什市毛阳镇毛栈、毛贵村委会)等地黎族人民300多人,声援喃唠峒民,攻打官军营汛。吴启爵领兵驰援,破毋葵村杀10多人。峒民被迫逃散。光绪十三年广西提督冯子材抵五指山,在仕阶村勒石“手辟南荒”;在水满峒设义学馆,俗称“冯公学馆”,延师教育黎族子弟,这是通什地区最早的学馆;以水满峒为中心,开凿贯通全琼的十字大道。同年,胡传受两广总督张之洞委托,由广州抵达海南到黎区考察。十月二十一日由府城出发,互十六日抵达南丰(今儋州市南丰镇)。十一月三日到红毛(今琼中县红毛镇),后经他运(今琼中县什运乡)、打三乌,初五到毛阳(今通什市毛阳镇),又西行到毛赞(今通什市毛阳镇毛栈),又南行到毛贵(今通什市毛阳镇毛贵村委会)。又行十里到毛能、毛域(今通什市番阳镇毛域村),过河抵达凡阳(今通什市番阳镇)。初六日,遵札点左营勇数。初七,由凡阳复涉河而北,缘岸西行,三十里到南劳村(今乐东县境内),然后继续南行至崖州(今三亚市)。由崖州经陵水由岛东路返回府城。胡传在黎族地区亲睹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收集积累了众多关于黎峒基本情况的资料,写了《游历琼州黎峒行程日记》,其中写道:“自红毛以北,皆崇山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