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市场需求拉动钢铁生产持续高速增长,钢铁产量再创新高。.pptx
上传人:知识****SA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46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市场需求拉动钢铁生产持续高速增长,钢铁产量再创新高。.pptx

2、市场需求拉动钢铁生产持续高速增长,钢铁产量再创新高。.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5年中国钢铁工业运行态势及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分析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结构调整的加快,特别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我国钢铁工业呈现持续高增长的发展态势,令世人瞩目。钢铁的高增长,为我国用钢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原材料保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为推动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钢铁工业连续四年实现高增长中国连续9年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到1996年,用47年时间,年产钢由15.8万吨登上年产1亿吨钢的台阶;之后又用了7年时间,到2003年登上年产2亿吨钢的台阶;预计2005年可登上年产钢3亿吨的台阶。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的重要标志。中国钢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因素分析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钢铁需求增加,为钢铁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钢铁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中国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为钢铁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中国经济增长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周期上升阶段----重化工业化阶段,为钢铁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中国国内市场的持续高需求,为钢铁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以汽车、房地产、机械制造业和电子通讯业为龙头的高增长产业群的出现,为钢铁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居民消费向“重型”消费升级,为钢铁工业加快结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经济全球化,投资多元化,国内外市场资源优势互补,为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是中国钢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二、2005年钢铁行业运行态势2005年是中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关键一年,也是完成“十五”规划并为“十一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的一年。钢铁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克服和消除发展中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健康发展。(一)2005年宏观经济环境总体向好——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一)2005年宏观经济环境总体向好——中国经济继续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二)2005年中国钢铁产量及需求分析预测情况2005年企业汇总铁、钢、材产量增长情况2005年钢材主要品种产量增长情况2005年主要用钢行业需求分析2005年钢材表观消费预测情况(三)2005年关注新变化,应对新挑战——全球钢铁产能新变化全球钢铁产能处在新一轮增长期。世界经合组织(OECD)预测,到2005年全球钢铁产能12.478亿吨,比1998年增长15%。2004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0.546亿吨,比上年增加8530万吨,增长8.8%左右。中国钢产量占25.8%。国际钢协预测2005年全球钢材消费量10亿吨左右,推算全球产钢11亿吨左右中国钢铁产能迅速扩张,2005年已具备生产3.5亿吨钢的能力。各企业追求产能扩张、实现规模经济的欲望依然强烈。世界发达国家采取稳定本国产能、扩大海外投资的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甘落后,急起直追,这种趋势导致市场竞争、资源竞争更加激烈历年国内钢材消费强度变化趋势国内市场钢材消费由前几年高速增长转为平稳、较快增长国内市场钢材表观消费量已由2003年增长率28%回落到2004年增长率15%,回落1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消费钢材强度由2003年的4900吨/亿元,下降到2004年的4500吨/亿元,消费强度减少400吨/亿元,下降8.2%钢材消费强度减弱的原因,主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结构发生变化,国家大力加强一、三产业发展,钢材高消费行业增长速度放缓。这对于科学地把握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具有重大意义历年进口钢材(坯)变化趋势2004年出口钢材大幅度增长2004年中国钢材进口大幅度下降,钢材出口大幅度增加,出口钢材超过1400万吨,实现了历史新突破,标志着我国钢铁产品由量变到质变,钢铁工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钢材进出口格局的新变化,要求钢铁企业必须适应新形势,转变经营战略,站在全球层面研究市场,努力取得驾驭市场的主动权。这对于钢铁行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具有重大意义2005年钢材进出口变化将延续2004年的趋势,继续呈现钢材进口减少、出口增加的态势,关键取决于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钢材价差水平,以及汇率变动因素2005年板材产量增加较多,如不能增加出口量,国内市场压力加大(三)2005年关注新变化,应对新挑战——钢铁生产成本结构新变化原燃材料、运费支出占总成本比重加大,企业生产要素构成和支撑条件优劣及区位优势决定其竞争力。由于全球钢铁产能扩张,煤炭、焦炭、铁矿石供应趋紧,推动价格大幅度上涨分析钢铁生产成本要素变化,原燃材料、运输成本的增长远远大于人力成本的增长2005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资源竞争中,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