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身体的结构》教学诊断.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科学《身体的结构》教学诊断.doc

小学科学《身体的结构》教学诊断.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身体的结构》教学诊断《身体的结构》是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的起始课。在这一课中,要向学生介绍关于身体结构划分的不同方式即从身体的外形划分根据身体各部分功能不同划分。学生在三年级曾学过“观察我们的身体”,对人体的外部结构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并未探讨过人的内部什么?身体结构不同划分方式等问题。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上我努力做到: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授课时引导学生围绕观察和体验来展开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增长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课一开始,冯老师让学生从问题“为什么说青蛙、啄木鸟是善于捕虫的能手?”从中感受这与它们的身体结构特点有关系,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新课“人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再通过“用一只手系红领巾和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比赛的体验活动,学生均能感受到人体是对称的,可以让我们在活动的时候更灵活,运动时保持平衡,另外对称的身体外形使我们看上去有一种和谐的美,从中教育学生对身体外形有残疾的人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接着通过“看、摸、听、捏”等观察方法来引导学生推测“身体的内部有什么?”学生很感兴趣,一下子从“鼓起的肌肉、振动的声带、一起一伏的肺部、咚咚跳的心脏、咕咕叫的肠子、胀起的胃、硬硬的骨头”等部位推测人体内有什么,课堂上气氛异常高涨,冯老师紧抓这个机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最后以“跳绳”这一活动让学生感受人体在活动时候,有手、胳膊、脚、腿、肺、心脏、大脑等部位参与了,从中指导学生认识气泡图。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从“写字、跑步、玩溜溜球”这3项活动中得出:不同的活动有同样的部位参与了,从而很轻松地指导学生分析出人体结构的第二种划分方式即根据功能的不同进行划分(按“运动、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免疫、神经、生殖、表皮等系统来划分),最后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收获时,发现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已掌握、突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思冯老师的课堂:由于刚接触科学这门课程,所以对一些科学术语、科学现象、科学方法、理论等正处于摸索、学习中。再加上对学生的学情估计超越,导致课堂出现学生因没有准确把握老师所提问题的关键,以致答案出现很大的偏差。如在结合“跳绳”这一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气泡图后,应紧接着讲清“大脑在不同的活动中是负责——指挥人体工作;肺——呼吸;手、胳膊、脚、腿——运动;心脏——为人体提供血液循环。”不至于学生在探究“写字”这项活动时,有多数学生认为只有“手腕、肌肉、关节、骨骼、血管”等部分参与了活动。:有待探讨的:在教科书P64观察记录活动“我们知道的身体内部组成”看血管、喉结……听心脏、肠……闻?摸肌肉、骨骼、关节、心肺、心跳(身体的内部哪些部位可用“闻”的观察方法来推测,有待同行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