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猫巷****奕声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程标准要求重点问题聚焦核心素养体现1.结合案例,分析营造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结合实例,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2.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3.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1.综合思维:结合具体地貌案例,综合分析地貌形成的内、外力作用。2.地理实践力: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并说明其形成过程。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分类迅速激烈的内力作用和极其缓慢的内力作用。3.表现形式及影响(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的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垂直于地表岩层变化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表的影响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2)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二、外力作用1.概念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它们被统称为外力作用。2.能量来源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3.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形式影响因素作用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等①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②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①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①移动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②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eq\a\vs4\al()风化作用不是风力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类型(1)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2)沉积岩:碎屑物质被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固结成岩作用而成。(3)变质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经变质作用而成。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岩浆、岩浆岩、A沉积岩、B变质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环节①外力作用、②变质作用、③重熔再生作用、④冷却凝固作用。一、判断题1.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2.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3.风力侵蚀作用就是风化作用。()4.固结成岩作用属于内力作用。()5.岩浆冷却凝固属于外力作用。()答案:1.√2.√3.×4.×5.×二、选择题6.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答案:B7.据研究,喜马拉雅山现在仍在“长高”,这说明()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B.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C.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外力共同起作用,不分主次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A8.我国云贵高原崎岖的地表形态和长江三峡的形成分别是由于()A.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B.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C.风力沉积和流水沉积D.流水侵蚀和流水侵蚀答案:D9.“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河流侵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答案:B三、连线题10.将下列外力作用与对应的地貌类型连线。答案:内力作用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入红海,再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至约旦谷地,全长近6000千米。这里的裂谷带宽度较大,谷底大多比较平坦,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崖,谷底与断崖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000米不等。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1)这一巨大的裂谷带是怎样形成的?(2)材料中众多的火山是哪种内力作用形成的?(3)探究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提示:(1)是裂谷两侧的地壳发生相向的水平运动形成的。(2)岩浆活动。(3)形成高山和低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又叫构造运动,按照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具体表现如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