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名士》复赛试题(小学组2).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国学小名士》复赛试题(小学组2).pdf

《国学小名士》复赛试题(小学组2).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学小名士》复赛试题(小学组2)第一环节诗词接龙:根据关键字,选手依次背诵含关键字的诗句。正确背诵一句得1分,背错不扣分。回答重复或错误可在5秒内进行换答,每位选手各有两次错答机会,两次错答机会用完后不能再参与本环节比赛。选手背诵诗句必须为古体诗。关键词:月第二环节智勇双全:本环节分为两轮,第一轮为必答题,选手随机选择题目,题目范围包括经典名著、诗词歌赋、民俗礼仪、诸子百家、国学百科等种类,必答题有两道题目,每题10分,答对得分,答错不扣分;第二轮为抢答题,共五道题目,选手可在主持人读题过程中随时抢答,回答正确得10分,错误扣10分。第一轮必答题甲:诗词歌赋1.我国的大山名川,自古就是文人吟咏赞叹的重要对象。请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诗人对哪一座山的描绘()。A:山东泰山B:江西庐山C:安徽黄山D:陕西华山答案:B解析:庐山,地处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该诗句出自《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儿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2.请问这张图片描述的唐诗是?1答案:贺知章《回乡偶书》乙:国学百科1.穿越剧是近年在电视银屏非常流行的剧目题材。假使穿越到古代,下列哪组服装和配饰,最有可能是一位女子的打扮?A.玄端章甫B.羽扇纶巾C.拖鞋汗衫D.玉簪花黄答案:D。解析:“花黄”是古时女子贴在脸上的装饰品,有各种形状。《木兰诗》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之句。答案选D。2.地名之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它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下城市与其古称,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杭州——临安、钱塘B.开封——汴梁、会稽C.苏州——姑苏、吴越D.南京——金陵、建邺答案:B。解析:B选项中,会稽为绍兴的古称。题干要求选出有误的一项,答案选B。丙:经典名著21.《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智谋巧计出奇制胜,令人拍案叫绝。根据赞诗:“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说的是哪一事件()。A:三顾茅庐B:千里走单骑C:草船借箭D:火烧联营答案:C解析:《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从曹操处借的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令周瑜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2.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勤于读书的故事。下列成语中,哪一项不是描述古人勤学苦读的事迹呢?A囊萤映雪B凿壁偷光C箪食瓢饮D皓首穷经答案:C解析: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有学生三千,其中最出名的有七十二人,而颜回又是他最喜爱的。其他几项都是古人勤学的故事。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映雪囊萤”常用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凿壁偷光,说的是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的故事。皓首穷经,又名“白首穷经”,指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丁:诗词歌赋1.按照下表诗词所描写场景的排列规律,应该填入第三格的是()。3柳色春山映,水面清圆,忽如一夜春风来,梨花夕鸟藏。一一风荷举。千树万树梨花开。A.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D.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答案:C。解析:本题从左到右的诗句所描写的景物,分别为“春夏秋冬”的季节美景。空格处应填入秋季的景象,A、D写冬日节日景象,B写夏日荷花,故选C。题干的干扰性在于,第一、四格中都有“梨花”,第二格中是荷花,选手容易被误导,填入与荷花相关的选项。2.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礼仪之邦”著称天下。“君”在古代作为对对方的尊称,也多次出现在诗歌里。以下两组诗句中,“君”所指代的人物,分别是谁?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答案:1、李龟年2、杜少府解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戊:国学百科1.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