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竞赛考试复习资料(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小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竞赛考试复习资料(含答案).pdf

2024小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竞赛考试复习资料(含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小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竞赛考试复习资料(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填空题(100题)1.褊狭:土地狭小,器量狭窄。褊,是狭小之意,像是“土地褊狭”、“心胸褊狭”。2.岷江:四川省的一条河流。属于长江的一级支流。3.门槛/门坎:门框下端的横木条、石条或金属条。4.冷飕飕:形容风冷、寒气逼人。5.螯虾:十足目螯虾次目中淡水种类的通称。体形较大呈圆筒状,甲壳坚厚,头胸甲稍侧扁,前侧缘除海螯虾科外,不与口前板愈合,侧缘也不与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愈合6.崔嵬:形容山势或地势高峻,又高又陡。7.密密匝匝:密集的;茂密的;满满的(多指树木茂盛繁密)形容很稠密的样子。8.和睦:指和好相处,不争吵。9.覃思:指深思。10.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11.流徙:迁移,转移。12.庞眉皓发:眉发花白。形容老人相貌。例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站在两旁看这热闹内中也有几个读过书的庞眉皓发老者。13.蹊跷:奇怪、诡异。14.无裨:无补,无助。15.式微:原指天将黄昏,现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16.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例句:《孟子》: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7.铲刈:铲削芟刈。18.哂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例句:吴晗《给士兵以人的待遇》:新兵有规定之行粮,三餐则克扣两餐,医药茶水费用则全部哂纳。19.玉墀:台阶的美称,宫殿前的台阶,借指朝廷。20.峨冠博带:峨:高。博:阔。高帽子,阔衣带,古代形容士大夫的装束。后用以比喻穿着礼服。21.丘壑:山岭、低岭。22.斫轮老手:斫轮:斫木制造车轮。指对某种事情经验丰富的人。23.螽斯:一中虫类,我国北方称蝈蝈24.哂笑:讥笑,微笑。25.溪刻:刻薄、苛刻。26.告竣:宣告事情完成或结束。多指较大的工程。例句:清·沈复《浮生六记》:余适恭逢南巡盛典,各工告竣,敬演接驾点缀,因得畅其大观。27.桁架:房屋、桥梁等架空的骨架式承重结构。28.擤鼻涕:按住鼻孔用力出气,使鼻涕排出。29.煞有介事:好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30.幢幢:羽毛下垂的样子。31.阿谀:是指说别人爱听的话,迎合奉承。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含贬义。32.鏊子:烙饼的器具,用金属制成,平面圆形,中心稍凸。33.怨怼:怨恨。34.晋阶:晋级,晋升。35.肺腑之言: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话。36.搴芳:指采摘花草。例句: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愚假驹以表谷,涓隐岩以搴芳。37.神祇:“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泛指神。38.叱拨:良马。39.鬣狗:一种野生食肉动物。40.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41.泥洹:即涅槃。42.赛璐珞:塑料的一种,透明,坚韧,容易燃烧,可以染成各种颜色。用来制造玩具、文具等。43.勘误表:指出版物中列有错误及改正栏目的单子。44.燠热:闷热。例句:沈从文《八骏图》:天气燠热而沉闷,空中没有一丝儿微风。45.出粜:卖出(粮食)。46.岑寂:高而静;清冷。47.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夏历的三月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48.嫘祖: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发明养蚕。49.日月如梭: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似的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50.伏羲: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三皇之首。51.沉痼::长久而难治的病,比喻难以改掉的坏习惯。例句:皮日休《奉酬鲁望惜春见寄》:十五日中春日好,可怜沉痼冷如灰。52.合卺:成婚。卺是瓢,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拿一个饮酒,是旧时成婚的一种仪式。53.柴扉:即柴门。旧时用来借指贫苦人家。54.消弭:消除(坏事);平息:消弭忧患。水患55.纡尊降贵: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份,做本不应自己做的事。56.鲥鱼:鱼,体侧扁,背部黑绿色,腹部银白色,眼周围银白色带金光。鳞下脂肪丰富,肉鲜嫩,是名贵的食用鱼,生活在海洋中,春季进入河流中产卵。57.陶埙:陶埙,气鸣乐器。古代主要为诱捕猎物所用,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陶埙在八音中是属土音,最早文献记载始于《诗经》“如埙如篪”,还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诗句。在周代奴隶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