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面试问到工资怎么回答面试问到工资怎么回答在面试中,我们不可避免会谈到薪资问题。当面试官问到对薪资有何要求的时候,有的求职者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那么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些小技巧,教大家如何回答面试官提出的薪资问题,争取到属于自己的利益。面试问到工资怎么回答面试时,在谈到你的工作经历时,招聘者往往会问你现在的收入情况。你可以在回答了对方的问题后,反问一句:这个标准与贵公司相比有多少差距?通过回答,你可以推算出新岗位的大致薪酬水平。即使对方不作正面回答,或对这个问题有所反感,但由于这个问题是“承前启后”的,所以也无法过分怪罪于你。有一些招聘单位在面试时会主动问:你期望的薪酬大约是多少?此时,你可以以退为进提出反问:我愿意接受贵公司的薪酬标准,不知按规定这个岗位的薪酬标准是什么?这样,你不但没有露出自己的底,反而可能摸清了对方的底。如果你对对方的标准满意的话,那么双方可能一拍即合。要打听应聘岗位的薪酬,还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关系间接打听到你应聘企业、应聘岗位的大致薪酬水平。根据一般心理,从间接打听到的数字无往往会比实际化水平低。场景一:在某场招聘会上,一家公司的招聘官和求职者正进行对话。“听了你的介绍,觉得你各方面条件和我们的职位要求还是比较符合的。最后我想请问一下,你对薪资的要求是多少?”招聘官问。求职者支支吾吾了半晌,最后说:“薪资不是我的首要考虑因素,我更看重的是贵公司的发展前景。”“那么好,我们下周一会通知你来公司面试。”一周后,公司通知复试,复试顺利通过后,面试官让应聘者签约,并告知薪资数目。而此时应聘者表示,公司开出的薪资太低,出乎自己预料,不能接受,最后双方不欢而散。求职一点通:这家公司的面试官告诉记者,她本人以及很多其他公司的招聘官都遇到过上述问题。在首次面谈时,很多求职者都诚恳地表示“薪酬不是最主要的,最看好公司的发展,看好公司的培训、晋升机会”,然而等到准备签约时,求职者又会对公司提供的薪酬表示不满,导致双方招聘、求职成本的浪费,让公司很苦恼。如今的求职者,特别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似乎有个普遍的误解,认为一个优秀的求职者不应该看重金钱,而应更看重事业前途。因此被问及薪酬时都闪烁其辞,但一到真正签约,就因为不得不考虑实际问题而退缩了。公司的招聘官认为,对于“薪酬问题”应该直言不讳。薪酬是求职目标中很关键的一部分,谈薪是求职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完全不需回避。不妨大胆说出你的期望薪酬,当然,这需要恰当的时机。面试一开始便开门见山讨论薪酬不够明智,但可以在被问及时如实回答。若面试官始终没有提到薪酬问题,也可以在对自己成功应聘较有把握的情况下,选个恰当的时机询问。当然,也不排除有些面试官询问薪酬是“另有目的”。比如他想要了解你是看重薪酬还是企业的发展机会和工作平台,因为一味看重薪酬的人比较容易跳槽。对此,你可以这样回答:“我比较看重该职位的发展和晋升机会,薪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是不是贵公司所需要的,我是否能为公司赢取更大的利润。”然后顺势将话题由薪金转到展示你以往突出的工作成绩、自身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你能为公司做贡献的专业领域上来。场景二:某中高级人才洽谈会现场,一位求职者应聘某制造型企业“销售工程师”一职,招聘双方就薪资问题展开了对话。“请问你前一份工作的薪酬是多少?这次跳槽,期望薪酬又是多少?”面试官问道。“我上一份工作的薪酬是每月5000元左右,如果这次应聘成功,我希望不久后能提升为销售主管,带领4-5人的团队,月薪包括底薪和销售业绩提成平均能达到7000-8000元。”求职者稍微思索了一下便爽快地回答。“我们这里的底薪是2500元,你的期望似乎有些高了。如果我们有意向的话,会通知你来公司上班。”面试官说完,随手在应聘者的简历上写下了7000元的薪酬标记。求职一点通:当面试双方已经进入谈薪阶段,就应当抓紧机会,委婉地说出自己的期望值。此时应聘者应该注意以下四点:1、不要虚报目前收入。许多公司有简历审查的程序,会让录取员工拿出原先单位的工资单以做核实。因此,在说明目前薪水时,要尽量做到真实。2、给出整个薪资结构。这位求职者十分坦诚,可是他在谈薪上缺乏技巧。最好的方法是对以前以及将来的薪资结构进行解说。比如说,以前的5000元收入,是包括1500元的基本工资,几百元的房贴、车贴,再加上3000元左右的销售提成;本次跳槽希望能有2000元以上的基本工资,由于自己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相信提成加上福利能达到5000元以上。这样面试官就不会在简历上简单地写下“7000元”的期望薪酬,而会写“2000元+提成”,这样被公司认可的可能性较高。3、了解行业整体薪酬。不同行业、特定时期的人才市场景气状况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薪资待遇,求职者应在面试前对行业薪酬进行了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你所应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