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笔记重点大全.pdf
上传人:是你****枝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初三化学笔记重点大全.pdf

人教版初三化学笔记重点大全.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三化学笔记重点大全单选题1、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Fe)在氧气(O2)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A.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薄细沙B.铁丝(Fe)生锈C.铁丝(Fe)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D.收集到的氧气(O2)量太少或纯度太低答案:A解析:A、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与铁丝能否燃烧无关。A符合题意;B、铁丝生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没有可燃性,所以铁丝生锈后不能燃烧。B不符合题意;C、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时,铁丝不能燃烧。C不符合题意;D、收集到的氧气的量太少或浓度太低时,铁丝可能不燃烧。D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图所示的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A.B.C.D.1答案:C解析: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要防止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所以标志是严禁烟火标志。故选C。3、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物质分子个数体积0℃/101kPa20℃/101kPa0℃/202kPa约6.02×102317g氨气22.4L24.1L11.2L个A.氨分子质量很小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分子在运动C.温度升高,氨分子体积变大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答案:C解析:A、6.02×1023个氨气分子质量为17g,因此氨分子质量很小,正确;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因为氨气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正确;C、温度升高,氨分子间隔变大,错误;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正确;故选C。点燃点燃、镁不仅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氮气、二氧化碳中燃烧(,)。将43Mg+N2Mg3N22Mg+CO22MgO+C7.2g镁条在足量的O2、N2和CO2混合气体中充分燃烧,镁条反应完全,生成固体的质量可能是A.10.0gB.12.0gC.13.8gD.14.0g答案:B解析:解:假设镁条全部与氧气反应,设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2点燃2Mg+O22MgO48807.2g푥487.2g=80푥푥=12g假设镁条全部与氮气反应,设生成氮化镁的质量为y点燃3Mg+N2Mg3N2721007.2g푦727.2g=100푦푦=10g假设镁条全部与二氧化碳反应,设参加反应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点燃2Mg+CO22MgO+C48447.2g푧487.2g=44푧푧=6.6g则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为7.2g+6.6g=13.8g;所以7.2g镁条反应完全,生成固体的质量在10g~13.8g之间,故选B。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B.塞紧胶塞3C.倾倒液体D.过滤浊液答案:A解析:A、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正确。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填空题6、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线中绝大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层里所含的臭氧(O3),从宏观组成来看,它是由_______组成的,属于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从微观构成来看,1个O3分子是由_______构成。O3和O2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是因为______。答案:氧元素纯净物3个氧原子不同不同分子构成不同解析:臭氧从宏观组成来看,它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从微观构成来看,1个O3分子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而一个O2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故O3和O2是不同的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7、我国有着悠久的金属冶炼史。4(1)《天工开物》中有多处关于金属的记载。①根据“凡黄金为五金之长,熔化成形之后,住世永无变更”,可说明黄金___________(选填“易”或“不易”)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②“点铅勾锡”是指在生成的锡中加入铅能使其在较低温度熔化流出,原因是___________。(2)“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众多铜制艺术品。①黄铜是铜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