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pptx
上传人:睿德****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4.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秋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pptx

2021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课件鲁教版五四制.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节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黄河的概况流经省区(简称)2.黄河的贡献(1)发电:上中游丰富的水能资源,国家对黄河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2)灌溉: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灌溉之利。(3)塑造地形: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3.黄河的忧患与治理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危害(1)成因: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河水携带大量泥沙汇入黄河――――→河床逐渐抬高―――→黄河成为“地上河”。(2)危害:河床高出地面,人们被迫筑堤束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暴雨季节,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成为一大忧患。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黄河全长5464千米,长度居我国第二位,但水量远远小于珠江,所以说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1读图2­3­8,回答1、2题。1.关于黄河流经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源头位于唐古拉山脉B.上游全部流经青藏高原C.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D.下游流经江淮平原2.黄河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长度较短,结冰期较长B.中游为地上河,没有支流注入C.流域内降水量小,蒸发量大D.含沙量大,汛期较短【点拨】河水水量大小与流域的降水量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与结冰期长短、含沙量大小无关。黄河流域内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同时下游形成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造成黄河径流量较小。3.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号称“塞上江南”,是重要的农业区,其灌溉农业的水源主要来自()A.黄河B.西风带来的降水C.塔里木河D.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读图2­3­9,回答4、5题。4.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黄河流域无结冰期B.①河段水流平缓C.②河段有凌汛现象D.③河段为地上河5.黄河上中游水能丰富的原因是()A.水量B.流经高山、高原的峡谷地区C.地形平坦D.水土流失严重1.图2­3­10四幅水系图中,属于黄河水系图的是()2.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有()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3.下列说法,属长江、黄河相同特征的是()A.干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B.水力资源贫乏C.水运发达D.流经亚热带、湿润地区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回答4、5题。4.读图中各水文站的含沙量数据,其中含沙量增加最大的河段是()A.兰州——河口B.河口——龙门C.龙门——陕县D.陕县——利津【点拨】黄河中游穿行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口——龙门测得黄河水含沙量增加最大。5.下列减少黄河含沙量的措施正确的是()A.加固大堤B.开荒种地C.植树种草D.退田还湖6.结合图2­3­12,黄河凌汛(受纬度位置影响,初春时节,上游河段开冻较早,河水挟冰块而下,水势汹涌,往往导致水位猛涨)形成的河段可能是()A.①和②河段B.①和④河段C.②和③河段D.②和④河段读图2­3­13,完成7题。7.黄河水能资源开发集中的河段是()A.上游B.中游C.下游D.中下游8.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图2­3­14),完成下列问题。(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它注入的海域A是__________。(2)图中B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__________。(3)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是图中的________,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是图中的________。(4)黄河在中游接纳了两条较大的支流,其中⑤是____________,⑥是____________。(5)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自①、②、③、④四个河段中________河段所在的流域。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