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考点大全笔记.pdf
上传人:雨巷****可歆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考点大全笔记.pdf

人教版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考点大全笔记.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考点大全笔记选择题1、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2010年12月6日在太阳观测图象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下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3600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800摄氏度。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中心区域(2)下列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A.短波通信中断B.信鸽迷失方向C.指南针失灵D.太阳东升西落答案:AD【提示】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1)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太阳黑子和耀斑具有明显的变化周期,时间为11年。(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解答】(1)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3600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800摄氏度,该“大痣”为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故选A。(2)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导致的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故选D。2、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以其稳定的光热条件,给地球带来了勃勃生机。完成下面小题。(1)太阳巨大光热来源是()A.太阳大气成分中的氢元素和氦元素核聚变反应B.太阳大气成分的中氢元素和氦元素核裂变反应C.火山喷发D.地震(2)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直接关系的是()A.海陆分布B.地形起伏C.刮风下雨D.地球形状答案:A2C【提示】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太阳的能量来自它的内部氢核聚变成氦核的热核反应,不是核裂变。太阳以损失质量转化为热量,跟火山喷发、地震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刮风是由于存在温差,产生气压差,从而产生风,下雨是由于太阳辐射的蒸发、水汽凝结,最终成云致雨,跟太阳辐射有直接关系,C正确。海陆分布、地形起伏跟地壳运动有关,或许间接跟太阳辐射有关,例如外力作用塑造了地表形态,但不是直接关系。地球形状跟太阳辐射无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3、下图为一位游客于某日某地(90°E,40°N附近)北京时间20:40拍摄的夕阳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游客拍摄时将摄像机镜头调向为()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2)该游客拍摄当日,该地的昼长约为()A.15小时20分钟B.8小时40分钟C.13小时20分钟D.9小时40分钟3(3)游客发现,拍摄后的第二天,该地日出()A.正东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正西方向答案:BCC【提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北京时间20:40,该地(90°E)地方时为18:40,此刻太阳在地平线上,说明该地地方时18:40日落,昼长夜短,日落西北方向。故而摄像机镜头指向的方向是西北方向。故选B。(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拍摄当地地方时为18:40,根据日落=12+1/2昼长,计算得出该地该日昼长为13小时20分钟。故选C。(3)第二天,该沙漠地区仍然昼长夜短,日出方向为东北方向。故选C。4、河南某县(34.5°N,115°E)一高中地理老师6月22日带领学生在校园上实践课,甲小组同学目测梧桐路上的两侧梧桐树大多在10米以上,而同时期栽的A、B两颗桃树,长势差异大,A桃树长势较好,枝繁叶茂、而4B桃树树木弱小。乙小组同学带一根2米长竹竿,利用正午日影法,来推断教学楼高度(tan80°=5.67)。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根据甲小组的发现,推测影响两颗桃树长势差异的原因是()A.气候B.光照C.土壤D.地形(2)若乙小组测得致远路宽9米,而当日正午教学楼影长是路宽的1/3,推断教学楼高度接近()A.12米B.17米C.20米D.9米(3)图中柳月湖最主要的功能是()A.涵养水源B.净化水质C.分洪蓄水D.美化环境答案:BCD【提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5(1)由材料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