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有两个宝》优秀教案《人有两个宝》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有两个宝》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人有两个宝》优秀教案1一、检查生字1、昨天我们学习了《人有两个宝》的生字,以及初读了课文。下面我们先来检查一下生字词的学习情况。2、听写词语:人才大手用水个子工人又去了二、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请大家猜猜谁的本领最大啊?(人)是的,我们吃的粮食,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走的大路,还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还有各种各样的机器……都是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2、请再想一想: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的?(人有两个宝)3、对,人有两个宝。给两(liang)宝(bao)注音。4、领读课题。三、精读课文学习第一句:过渡:人有哪两个宝呢?小朋友们把课文的第一句读一读就知道了。1、指名读第一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给双(shuang)脑(nao)注音。2、(1)师范读,领读,学生跟读。可加上动作读。(2)指名读(3)集体读(4)男女生比赛读。学习第二句过渡:为什么说人的手和脑是人的两个宝呢?自由读读下面一句找找答案。1、一个学生读课文: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2、师正音,给会(hui)注音。3、师领读,生跟读。4、什么是做工啊?我们来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吗?我们的双手会干吗?做工这里指干活,做事情。什么是思考?图上的小朋友在想什么?你知道吗?思考就是动脑筋想问题的想办法。师:他们做这些事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5、(1)师范读第二句,领读,学生跟读。可加上动作读。(2)指名读(3)分组读学习第三句过渡:我们怎么用好这两个宝呢?1、指名读第三句: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2、正音给创(chuang)造(zao)注音3、什么是创造?工人叔叔做出了哪些东西?农民伯伯在田里种出了哪些东西?如果给你一些橡皮泥你能捏出什么东西啊?师:小朋友们,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用手又用脑,手脑并用才能有许许多多的新创造。4、(1)师领读,生跟读。(2)指名读,师生共同。(3)男女生比赛读。本课:1、这首儿歌我们学完了,大家都会读了,有没有小朋友会背出来的?2、先背给你的同桌听听。3、指名背4、会背的站起来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读,不过要加油啊。课堂作业:把课文补充完整。人有两个宝()有两()宝,双()和()脑。双()会做(),()脑会思考。()()()()脑,()能有创造。板书:人有两个宝Liangshuangnao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Zuonaosikao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Nengchuangzao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人有两个宝》优秀教案2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演示爱迪生经过上万次实验,终于发明出电灯泡的故事。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爱迪生成功的原因。3、爱迪生勤动手做实验,勤动脑想问题,所以他成了大发明家。看来,双手和大脑非常重要,是人的两个宝贝。4、出示课题:人有两个宝(1)认读生字,读题。(2)宝什么意思?从图上你能看出来人有哪两个宝?二、初读指导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了。1、配乐范读。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这首儿歌共几句话?4、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三、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句。(1)指名读第一句。(2)人有哪两个宝?(3)出示:双手大脑认读。双手就是人的左右两只手。举起你们的双手,拍拍自己的.脑袋。(4)指导朗读第一句。2、自学生字。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交流。3、指导写字。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第二课时一、复习1、出示:双手大脑两个宝人认读。给人、大、手找朋友。2、人有哪两个宝?二、继续精读训练1、学习第二句。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1)指名读第二句。(2)出示:会认读。(3)双手会干什么?出示:做工认读。做工这儿指做事情,干活儿。观察书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出示:双手会()。双手会做这么多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4)大脑会干什么呢?思考什么意思?观察课本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做这些事时,大脑里会思考什么?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又在想什么?做事时,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双手和大脑真是人的两个宝。(5)指导朗读第二句。2、学习第三句。我们怎样才能用好这两个宝呢?(1)指名读第三句。(2)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