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1【学习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2—33页的内容。【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能说出比例的意义。2、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3、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说出比和比例的区别。【学习重点】:比例的意义,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构成比例。【学习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构成比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大家想一想,什么是比?比有几项?比有什么性质?并给我们举出实例。二、比较分析,探究新知1、出示情景图,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第一幅:xx前的升国旗仪式第二幅: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第三幅:教室前面的红旗第四幅:谈判桌上的红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问题:1:你能说一说这四幅图中国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2:你们想知道这些长和宽是多少吗?出示国旗的长宽数据。3:请同学们观察、计算一下,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3板书:2.4:1.6=2360:40=24、探求共性,概括意义师:比较一下,你什么发现?师:那既然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请你想想用什么符号把这种关系表示出来!生:用等号(师把左右两个中间板书=)师:同学们现在用了等号表示出这样一个式子,(板书:式子)谁来说一说这个式子就表示了什么?生:表示相等的两个比。生: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师板书:比相等)师: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同桌互相说说这个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比例的意义(板书:比例的意义)三、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比例。1、探索组成比例的条件师: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比例的意义,思考:想要组成比例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教师再强调:一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2、寻找比例师:你还能从四面国旗中找出哪些比例?(学生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汇报。教师板书2.4∶1.6=15∶1060∶40=5∶)3、介绍比例的第二种表示方法师:我们在学习比的时候,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那比例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吗?怎么写?(学生口答,教师板书:)4、区分比和比例师:我们刚才一直在强调比和比例的联系,那么比就是比例吗?(小组交流)从形式上区分:比由两个数组成;比例由四个数组成。从意义上区分: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四、根据意义,判断比例师:刚刚我们认识了新的式子比例,那要是让你来判断两个比是不是能组成比例,你会怎么办?生:看比值是不是相等1、完成“做一做”。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见书上做一做)2、试一试,5:8与1:5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你能想出一个办法给5:8找个朋友组成比例吗?3、反馈:(1)你给5:8找的朋友是(),组成的比例是(),向大家介绍你用了什么方法找到的。4、想一想,能与5:8组成比例的朋友能找几个?你认为这无数个朋友有什么共同特点?5、处理做一做第二题。6、处理练习六第一题。四、目标检测1、判断:(1)、有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2)、如果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那么这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3)、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4)、0.1:0.3与2:6能组成比例()(5)、组成比例的两个比一定是最简的整数比()2、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3、练习六第二题。4、拓展练习:某罪犯作案后逃离现场,只留下一只长25厘米的脚印。已知脚的长度与人体身高之比是1:7,你能推测罪犯身高大约是多少吗?五、总结师:这节课,大家都非常积极和认真,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肯定很多,那谁来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说)六、板书设计:比例的意义操场上的国旗:2.4∶1.6=1.5教室里的国旗:60∶40=1.52.4∶1.6=60∶40也可以写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62——63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2、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设计理念: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已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