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模先进事迹.docx
上传人:雅云****彩妍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一劳模先进事迹.docx

五一劳模先进事迹.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同志,男,56岁,中共党员,现任石家庄市地震局地震观测站站长。地震观测站,位于市东南部。1982年建站时,只有观测自流井水流量一个项目,还是人工定时,观测手段单一。现在已发展成为有水氡、水汞、地下水位、水流量、油流量、气压、降雨量等水化、地下流体等多种前兆观测项目,还有微震和强震自动记录等测震项目的综合性观测站。地震观测站的发展,都凝聚着同志和他的战友们的心血和汗水。200年“五?一”前夕,同志荣获200至200年度市级“五一”劳动模范称号,受到中共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的隆重表彰。栉风沐雨地震台默默奉献廿余载不用扬鞭自奋蹄,站岗放哨为人民同志就是这样,始终做到事业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为了防震减灾事业,他不怕困难,不计名利,不计较个人的得失。“首都圈”项目站极5井改造时,他就对把井房建在地下的方案提出过异议,可惜未被采纳。极5井数字化改造建成后,由于施工中采取防渗漏措施不过关,致使一遇雨雪天气,外面不下里面漏,严重影响了观测质量和观测员人身安全。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找局领导反映,寻找解决的办法。局党组把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树、讲、求”教育活动求实效的重点工作来抓,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同志不厌其烦地找施工单位交涉,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不怕冷脸冷语,经过不下十几次的交涉,终于使施工单位同意坐下来谈判,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同志带领全站职工“五?一”假期不休息,全天盯在现场,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验收把关,确保了工程质量。200年5月8日,该维修工程通过验收,从而彻底解决了多年都未解决的难题。近年来,局领导班子坚持以人为本,从建章立制开始,把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作为工作重点,积极谋划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蓝图,大大地激发了同志的工作热情。为加快地震观测站的建设,同志带领全站同志,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在如何完善地震观测站的规范化管理方面出谋划策,积极主动的配合局领导班子加快站的基础建设。首先建立建全了台站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建站、以制度管人,规范台站管理。使站的面貌焕然一新。走出去,请进来,到国家级示范台站参观取经,学习现代化的台站管理经验,全面提高了全站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在科研方面,完成了极5井由自流井改造为动水位观测的自动记录系统,并通过了省地震局专家组验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地震观测站全体科技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意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防震减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牢记重任钻业务科技开发上手段同志苦心钻研科研技术的创新,解决了无数的技术问题,克服困难,不断上新的监测手段,提升了地震观测站的地震监测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站的极5井观测手段:极5井是一口由7寸无缝钢管埋深3200多米的自流井,其地质构造位于华北平原断块拗陷与晋冀断块隆起的结合部东侧,次级构造为石家庄凹陷西南端边缘,无极——藁城潜山带上,蕴藏着深层的地震信息。在石家庄市地震预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井经抽水试验为高水头、低产水量的含水层。为充分发挥该井效能,同志请示局领导和省局领导,对该井进行彻底改革:由人工水流量观测改为动水位自动观测,并同时对其水流量、油流量进行综合监测。该井日溢氯化钙型水14-15kg,并含大量颗粒悬浮物,且日产原油0.6kg,复杂因素很多,搞成水位自记很困难。开始他走访省地震局,告之目前国内均无该类经验可取。只有靠自己了。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根据该井的特点,先从管路设计入手,确定水油的下向。首先进行二级油水分离,其次是悬浮物的过滤,接下来设计水流量的控制机构。思路理清之后,他即开始设计并绘制加工图纸。起初,由于经费紧张,要考虑材料的成本核算问题,他就先利用局库存的废旧物资进行加工与试验,自己动手,亲自加工。最早用的是普通的管件,由于锈蚀严重,其锈蚀的氧化铁,经常堵塞水流控制机构,效果不理想,于是又改用废旧塑料制品,重新加工。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历时3年半的时间,牺牲了无数个星期天和节假日,终于获得了成功。该系统工作一年后,经河北省地震局专家组评论:“该井的动水位观测系统为国内首创,在国内为领先水平。”基于该井观测系统在省局的地位和作用,在“首都圈”项目工程中,被划入到中国地震局观测井网之中。在等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又进行了新的改进,重新设计了图纸,制作了更先进的观测系统。同志全程对改造工程进行工程监理,一丝不苟严把质量关。现在的整套系统用材均为不锈钢和有机玻璃制品,不仅有实用价值,还有欣赏价值。中国地震局验收专家来站验收时,感到新颖和漂亮,美观实用,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一成果,作为主要发明人和制造者,同志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以人为本”抓管理齐心协力创佳绩对于台站管理工作,同志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深知,要想把站上的工作搞上去,把地震观测站建成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