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期末复习计划期末复习计划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期末复习计划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期末复习计划篇1一、识字写字1.正确认读本册中374个生字,默写生字248个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二、阅读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见后面复习要点);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3.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阅读内容,想象文本所描绘的情境,知道阅读内容的大意。三、习作1.学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做到文通句顺。2.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能用课文中出现的构段方式来写作。(如:围绕中心句写一段通顺的'话;在对话片断描写中提示语运用要贴切……)4.能编写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四、口语交际1.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空。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5.在日常的交际中能活用所积累的成语。五、复习课时安排复习时间为6月11日到6月23日,24日期末考试。六、各单元复习要点第一单元1.各篇课文及练习中的生字词、古诗两首《绝句》、《望庐山瀑布》。2.背诵《长城与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的第二、三段、《庐山的云雾》及练习中《夏日田园杂兴》。3.掌握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第二单元1.课文及练习中的生字词。2.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3.背诵《雪儿》第四、五自然段及练习中《清明》。4.会用上表示色彩的词儿把句子、片段写美。第三单元1.课文及练习中的生字词。2.能用“热火朝天”、“尽心尽力”造句。3.引导学生用完整、通顺地话回答问题。4.背诵《塞下曲》、《少年王勃》第三、四自然段。第四单元1.课文及练习中的生字词。2.在说话及谴词造句时能适当运用语气词“嘿、哎、咦……”表达句意的情趣。3.背诵《荷花》及《古诗两首》《滁州西涧》。4.学会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5.会有礼貌的约请别人。第五单元1.课文及练习中的生字词。2.能用“喜出望外”、“究竟”“渐渐地”“谈笑风生”造句。3.能写比较生动的比喻句。第六单元(科学小品文单元)1.各篇课文及练习中的生字词。2.通过朗读能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3.能掌握引号的几种用法。4.能写环保宣传语。第七单元1.各篇课文及练习中的生字词2.背诵课文《槐乡五月》。第八单元1.课文及练习中的生字词。2.积累一定量的寓言故事。(练习中“读读背背”的成语故事)3.会编写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期末复习计划篇2一、复习目标:1、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收获,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习惯。2、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并把各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3、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评价的能力。二、复习课设计理念以教学新课标为指导,以教材内容为纲,以各种练习卷为辅,扎实基础,拓宽思路,以求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三、复习内容:(一)总复习1、倍数与因数认识自然数、整数、倍数和因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牲;知道质数和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知道奇数和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2、分数与分数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正确地约分和通分。能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3、图形的面积能运用平等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能估计一些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4、可能性知道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并能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二)专题训练1.基础知识训练:侧重“面积的计算”、“用字母表示公式、常见数量关系、数量。”2.简算训练:内容:求最小公倍数与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3.应用题训练:内容:三步应用题、少量两步应用题、图形面积综合题、用方程解应用题。四、复习措施:1、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方法的指导,给学生渗透必要的复习方法、数学思想,注重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2、精心设计练习题,注重练习题的综合性和层次性,做到练习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