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控制点.doc
上传人:曦晨****22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6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工程质量控制点.doc

工程质量控制点.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A.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点A.1土方开挖工程1.【控制点】(1)基底超挖。(2)基底未保护。(3)施工顺序不合理。(4)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2.【预防措施】(1)根据结构基础图绘制基坑开挖基底标高图,经审核无误方可使用。土方开挖过程中,特别是临近基底时,派专业测量人员控制开挖标高。(2)基坑开挖后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应预留30cm土层不挖,待基础施工时再开挖。(3)开挖时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进行,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4)基底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考虑结构尺寸外,应根据施工实际要求增加工作面宽度。A.2地下防水1.【控制点】(1)材料选择。(2)附加层。(3)细部处理及成品保护2.【预防措施】(1)多方案、多材料的比较,选择一种价格合理,最适合现场实际情况使用的防水材料。(2)施工时要根据选用的防水材料控制基层含水率;卷材铺贴时,要将空气排除彻底,接缝处应认真操作,使其粘结牢固。对阴阳角、管根、后浇带等特殊部位,应做附加增强处理,可根据具体部位采取有效措施。(3)地下外墙防水层的收头应高于设计室外地平250mm,防水层末端的收头用嵌缝膏或其他密封材料封闭;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成品保护,并及时按设计要求做保护层。A.3回填土工程1.【控制点】(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密度。(2)回填土下沉。(3)回填土夯压不密实。(4)管道下部夯填不实。2.【预防措施】(1)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密度,检验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才能铺上层土;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2)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压实遍数不够,甚至漏压,坑(槽)底有机物或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因素造成回填土下沉,施工中要认真执行规范规定,检查发现后及时纠正。(3)回填时,应在夯压前对于土适当洒水湿润,对土太湿造成的“橡皮土”要挖出换土重填。(4)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A.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1.【控制点】控制裂缝的产生。2.【预防措施】(1)优化配合比设计,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并掺用一定配比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同时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2)混凝土浇筑应做到斜面分段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又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致形成施工冷缝,应采取二次振捣法。(3)在四周外模上留设泌水孔,以使混凝土表面泌水排出,并用软轴泵排水。(4)混凝土浇筑到顶部,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混凝土硬化前1~2h用木搓板反复搓压,直至表面密实,以消除混凝土表面龟裂。(5)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覆盖保湿养护或蓄水养护,并进行测温监控,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A.5钢筋工程1.【控制点】(1)墙柱钢筋位移。(2)钢筋接头位置错误。(3)保护层垫块强度及数量不够。(4)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筋被踩到下面。2.【预防措施】(1)在混凝土浇注前检查钢筋位置,宜用梯子筋、定位卡或临时箍筋加以固定;浇筑混凝土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位移,则应校正后再浇筑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时注意浇筑振捣操作,尽量不碰到钢筋,浇筑过程中派专人随时检查,及时修整钢筋。(2)梁、柱、墙钢筋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应根据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预先画施工简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避开受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3)保护层垫块的强度应达到要求,当采用砂浆垫块时,强度不应低于M15,面积不小于40*40mm。垫块的间距为1m左右。(4)板的钢筋绑好之后禁止人在钢筋上行走或采取架空通道通行的办法防止负筋被踩到下面,且在混凝土浇注前先整修合格。A.6模板工程1.【控制点】(1)墙体混凝土厚薄不一致。(2)墙面凹凸不平。(3)模板拆除过早。2.【预防措施】(1)墙体放线时误差应小,对拉螺栓应全部穿齐、拧紧;剪力墙模板内撑尺寸准确,固定可靠。模板的刚度应满足规定要求。(2)要定期对模板检修,板面有缺陷时,应随时进行修理,不得用大锤或振捣棒猛振模板,撬棍击打模板。(3)模板拆除不能过早。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底模要根据承重结构形式和尺寸,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后方可拆除A.7混凝土工程1.【控制点】(1)麻面、蜂窝、孔洞。(2)漏浆、烂根。(3)楼板面凸凹不平整。(4)混凝土施工缝留置位置不对。2.【预防措施】(1)在进行墙柱混凝土浇注时,要严格控制下灰厚度(每层不超过50cm)及混凝土振捣时间;为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