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图5-1所示的热水采暖系统表示出了热源、输热管道和散热设备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根据三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供热系统可分为(fēnwéi)局部供热系统和集中供热系统。热源、输热管道和散热设备三个组成部分在构造上连在一起的供热系统称为局部供热系统;热源、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管网将其连接,由热源向散热设备供应热量的供热系统称为集中供热系统。系统中的水在锅炉中被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并用循环水泵作动力(dònglì)使水沿供水管流入各用户,散热后回水沿水管返回锅炉,水不断地在系统中循环流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漏水量或被用户消耗的水量由补给水泵把经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水从回水管补充到系统内,补水量的多少可通过压力调节阀控制。膨胀水箱设在系统最高处,用以接纳水因受热后膨胀的体积。5.1采暖系的分类(fēnlèi)、级成与原理1按热媒种类分类(1)热水采暖系统以热水为热媒的采暖系统,主要应用(yìngyòng)于民用建筑。(2)蒸汽采暖系统以水蒸气为热媒的采暖系统,主要应用(yìngyòng)于工业建筑。(3)热风采暖系统以热空气为热媒的采暖系统,主要应用(yìngyòng)于大型工业车间2按设备相对位置分类(1)局部(júbù)采暖系统热源、热网、散热器三部分在构造上合在一起的采暖系统,如火炉采暖、简易散热器采暖、煤气采暖和电热采暖。(2)集中采暖系统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热网相连接,由热源向各个房间或建筑物供给热量的采暖系统。(3)区域采暖系统以区域性锅炉房作为热源,供一个区域的许多建筑物采暖的供暖系统。5.2热水(rèshuǐ)采暖系统热水采暖系统按系统循环动力可分为自然(重力)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前者是靠水的密度差进行循环的系统,由于作用压力小,目前(mùqián)在集中式采暖中很少采用;后者是靠机械力(水泵)进行循环的系统。热水采暖系统按热媒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系统和高温系统。低温热水采暖系统的供水温度为95℃,回水温度为70℃;高温热水采暖系统的供水温度多采用120~130℃,回水温度为70~80℃。1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压力图5-2所示是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在系统工作之前,先将系统中充满(chōngmǎn)冷水。当水在锅炉内被加热后,它的密度减小,同时受着从散热器流回来密度较大的回水的驱动,使热水沿着供水干管上升,流入散热器。在散热器内水被冷却,再沿回水干管流回锅炉。这样,水连续被加热,热水不断上升,在散热器及管路中散热冷却后的回水又流回锅炉被重新加热,形成(xíngchéng)如图5-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循环流动。这种水的循环称之为自然(重力)循环。由此可见,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水温在循环环路的变化状况。在分析作用压力时,先不考虑水在沿管路流动时的散热而使水不断冷却的因素,认为在图5-2中的循环环路内水温只在锅炉和散热器两处发生变化。设P1和P2分别表示A—A断面(duànmiàn)右侧和左侧的水柱压力,则P1=g(h0ρh+hρh+h1ρg)P2=g(h0ρh+hρg+h1ρg)断面(duànmiàn)A—A两侧之差值,即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为ΔP=P1-P2=gh(ρh-ρg)(5-1)由式(5-1)可见,起循环作用的只有散热器中心和锅炉中心之间这段高度内的水密度差。如供回水温度为95℃/70℃,则每米高差可产生的作用压力为gh(ρh-ρg)=9.81×(977.81-961.92)=156(Pa)5.2热水(rèshuǐ)采暖系统5.2热水(rèshuǐ)采暖系统2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主要形式(1)双管上供下回式如图5-3所示为双管上供下回式系统。其特点是各层散热器都并联(bìnglián)在供、回水立水管上,水经回水立管、干管直接流回锅炉。如不考虑水在管道中的冷却,则进入各层散热器的水温相同。上供下回式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管道布置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系统的供水干管必须有向膨胀水箱方向上升的坡度,其坡度宜采用0.5%~1.0%;散热器支管的坡度一般取1.0%。回水干管应有沿水流向锅炉方向下降的坡度。(2)单管上供下回式单管系统的特点是热水送入立管后由上向下顺序流过各层散热器,水温逐层降低,各组散热器串联在立管上。每根立管(包括立管上各层散热器)与锅炉、供回水干管形成一个循环(xúnhuán)环路,各立管环路是并联关系。与双管系统相比,单管系统的优点是系统简单,节省管材,造价低,安装方便,上下层房间的温度差异较小;其缺点是顺流式不能进行个体调节。3不同高度散热器环路的作用压力在图5-4所示的双管系统中,由于供水同时(tóngshí)在上、下两层散热器内冷却,形成了两个并联环路和两个冷却中心。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