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感动人物事迹材料感动人物事迹材料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事迹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迹材料具有触发力大、感染力强的特点。拟起事迹材料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人物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动人物事迹材料1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特点的方法。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的工资拿出绝大部分来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吗,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了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她们。在观看张桂梅同志事迹的视频时,我的眼眶就一直是湿润的:当她寒暑假天天走了那么远山路只为了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告知家长孩子成绩很好,只要考上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高中,就能免学费就读时;当她夜晚在手脚关节处涂完治疗风湿的药酒,躺在办公室冰冷、坚硬的条椅上时;当她面对镜头,说出的愿望“我想要再多活两年,把这些孩子送入大学”时,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同为教师,自问难以到达张桂梅同志这样的大爱无私的品德和高尚奉献精神境界。我们应该学习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和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投入了这场脱贫攻坚之役。早在我在大学时代,我也有幸参加过一次为贫困山村的贫困群众献爱心的公益活动,对贫困有了初步的直观感受,心中萌发出了自己该为此做点什么的真情实感;而在我毕业之后,来到了农村教书,一晃眼,十五年过去了。身体力行的投入到了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将“所想”变为了“所做”,不仅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还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到了扶贫工作。但我所做的一切,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却显得相形见绌了。所以,我们都应以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为指引,再接再厉,努力奋进,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因为我们都知道,消除贫困,需要有你有我也有他。感动人物事迹材料2王兰兰,女,50岁,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幸福家园小区“爱心食堂”负责人。十年前,王兰兰女儿因病去世,她一度在悲痛中不能自拔,但发现女儿“我要成为一名慈善家”的遗愿后,她化悲痛为力量,从此她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王兰兰下岗后靠政府低保补助和打零工为生,但她相信慈善不仅仅是富人的事。20xx年,王兰兰发现身边小区内有很多独居老人,吃饭是一大难题,有了开办爱心食堂的'想法。爱心食堂每天向老人提供午餐和晚餐,每餐3元,有的老人连这个价格也承受不了,他们就免费。三年来,爱心食堂为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提供中餐和晚餐,每餐有一荤两素一汤,每餐收3元钱,按当地物价,实际每餐成本5.5元,差额部分均来源于社会资助。20xx年,爱心食堂运转困难,这个小区的8位大姐也加入到爱心食堂的义工队伍,她们没有工资,和王兰兰一起免费为老人们做饭、洗衣、陪护。周边学校、部分公益组织也会定期组织志愿者前来食堂帮忙,为食堂义工减轻部分工作负担。感动人物事迹材料3据了解,王亚平小时候想当医生、当律师,从没想过当飞行员。1997年8月,王亚平17岁那年,正当她还在为高考做复习准备时,突然听说学校来招女飞行员了。由于王亚平是校队的,体育成绩好,大家都鼓动她去试一试。王亚平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参加了第一次体检,谁料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层层体检。高考分数出来以后,她顺利收到了长春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从此与蓝天结下不解之缘。1998年9月,王亚平第一次坐飞机上天。不过,第一次上天就要往下跳——因为这是跳伞训练。在飞行学院,她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招飞中心原主任程学哲回忆说,王亚平“聪明、活泼、要强,在各种模拟考试中体现出特别的聪慧和灵气”。实际上,王亚平在成为第一批女航天员之前,作为女飞行员,多次参与各地的.抗灾救灾任务。20xx年4月,王亚平在重庆执行人工降雨飞行,重庆媒体推出《美女飞行员“大闹天空”增雨》的报道。20xx年2月11日,她在山东潍坊执行人工增雨任务,新华社播发了她坐在飞机驾驶舱内的图片新闻。和其他几位神秘的航天员相比,王亚平是最早与读者见面的一位。感动人物事迹材料4他是xx中学的一名普通教职员工,他的工作岗位也是师生不曾留意的小小房间,然后,他的平凡工作却感动了一群孩子,那就是我们高一(3)班,我们买来一贺卡,每个同学写下了对这位老师的祝愿,那是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我们在好奇地观察着老师的实验当产生出一种难闻的气体后我们捂起鼻子,不愿再上前观看看见我们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