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应用探讨论文.docx
上传人:觅松****哥哥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应用探讨论文.docx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应用探讨论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应用探讨论文管理会计作为同当今经济技术环境及企业内部管理相适应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学科,是单位管理中决策支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我国的会计准则、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实务等多个角度而言,仍然侧重于发展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并解释历史财务信息的鉴证类会计和记账类会计。相对的,企业内部较少利用相关信息进行经营决策和绩效管理。我国目前的政府会计体系也基本属于记账类会计,会计信息创造价值的功能未能得到有效的挖掘和体现。新公共管理运动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与发展,管理会计已经成为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管理工具之一,管理会计科学的理念、技术与方法也被逐渐运用于各国政府及公共服务领域,为进一步提高部门管理效能而服务。加快发展公共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有利于相关部门在确保社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财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供基础保障。二、文献综述政府管理会计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罗布森提出,其提出将政府管理会计应用到非营利部门进行成本管理、强化绩效管理等。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研究较少,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政府会计制度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信息缺失成为了制约政府决策的关键。张琦(2006)指出政府公共受托责任解除的根本途径是政府绩效信息的全面披露,政府会计改革可以以绩效评价为导向构建政府会计体系。罗辉(2006)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为视角,提出公共部门应适当引入全新的绩效评价方法,构建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公共部门管理会计的核心任务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客观公允地反映政府公共部门的绩效,促进从追求预算绩效到构建绩效预算的转变,促使公共部门不断保持和提高绩效。近年来,关于政府会计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类似于绩效评价,成本控制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重要动力。行政事业单位作为非营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责任机制,使其无需承担较大经济责任,因此普遍缺乏成本效益观念,缺乏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动机(贺红茹,2011)。张曾莲(2011)在研究中指出,政府职能转换和行政管理改革,要求改革预算会计,建立包括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管理会计的新型政府会计体系。两者可以通过会计基础的协同,最终实现功能的协同。健全的政府管理会计有利于政府内部对预算执行情况、资源耗费情况进行跟踪,有利于提供客观真实的预算执行信息与成本绩效信息。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势在必行。2014年伊始,《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这是国内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工作的里程碑。为了促进《意见》中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目标的实现,张连起(2014)指出应加快管理会计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一是政府会计和预算的核算基础应加速实现由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应逐步引入衡量政府绩效的信息;二是以新《预算法》为基础,深化公共部门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体系的改革;三是依靠管理会计工具,发挥绩效评价功能。刘永泽等(2014)结合公共服务部门的特点,从预算管理的角度为行政事业单位构建了包括预测、管理决策、预算管控、项目管理与责任会计、业绩评价和内部报告等管理会计系统。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目前的研究主要以描述为主,未结合中国实践整理成相应的管理会计工具。为此,本项目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管理会计体系如何融入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中从而能实现加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应用管理会计提高管理效率、改善绩效,二者形成良性循环。三、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的现状受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广泛应用的启发,一些国家将管理会计引入公共部门的管理之中,形成了政府管理会计。20世纪70年代以前,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运用管理会计对公共服务领域进行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加强预算管理等。20世纪70~80年代,政府相关部门将管理会计中的预算、成本、绩效付诸一系列的实践,进一步推动了政府管理会计的发展,但此阶段仍然主要局限于预算的编制和控制。20世纪90年代之后,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政府部门管理理念的变革,逐渐倡导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最大限度地重视国家资源的使用效率”。纵观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实践,行政事业单位广泛应用企业管理会计方法,其引入的内容和使用范围也不断拓宽,各国政府的关注点也逐渐由投入转变为产出和结果,管理会计中绩效管理与战略管理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推动了“5E”(经济、效率、效果、环境和公平)目标的实现。然而由于公共服务部门受较多制度规定的约束,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发展总体滞后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组织,运营不以盈利为目的,资金来源于公共财政资金。在这种资源配置机制下,成本效益观念不那么明确,因而管理会计在行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