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乒乓球比赛活动方案【新版多篇】【导语】乒乓球比赛活动方案【新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乒乓球比赛活动方案篇一为了丰富广大校职工的业余生活,享受乒乓球比赛带给大家的乐趣,校工会将在第12周举行山东中学全体教职工乒乓球团体赛。一、比赛宗旨:我参与,我健身,我健康,我快乐。二、比赛时间:5月20、21、23、27、28日下午的4点半开始,共5天三、参赛方式:1、参赛队伍:校行政队,职工队,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2、每队最多报10名队员,领队1名,教练1名,队员可兼领队或教练,男女队员均不可兼项。四、竞赛方式1、比赛采用最新中国乒乓球协会规则。2、比赛采用单循环积分赛制:以团体总分决定名次。3、比赛形式:各队出男单、女单、混双、男双、女双(共五项);团体赛采用积分制,胜一场积2分,负一场积1分,弃权0分,每场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每局11分;4、弃权:按比赛时间迟到5分钟。5、裁判员由团委的乒乓球协会会员担任6、比赛用球由校工会提供。五、报名方式:1、校行政队:到z老师处报名(***);2、职工组:到z馆长处报名(***);3、高一级教师:到z老师处报名(***);4、高二级教师:到z老师处报名(***);5、高三级教师:到z老师处报名(****)。六、本规程解释权归校工会,未尽事宜,会另行通知。开展乒乓球比赛方案篇二活动引言:为进一步丰富社团文化生活,营造百花齐放的`社团文化氛围,加深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提高乒乓球爱好者的竞技水平和综合素质,展现大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演讲与口才协会将在体育活动中心举行乒乓球赛,为大家提供一个以球会友、尽显个人风采、展现团队合作精神的舞台。一、活动名称大学演讲与口才协会第三届乒乓球趣味赛二、活动口号以球会友,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趣味乒乓,尽显社员团队合作三、活动组织大学演讲与口才协会四、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x年x月x日18:00——21:00地点:体育活动中心;五、比赛项目1、正式赛(男单、女单。);2、趣味赛(全体社员)六、参赛人员及参赛形式参赛人员:全体在校演讲与口才协会社员参赛形式:正式赛男女各限报三十人趣味赛面向全体社员。社员可于十五日起开始报名七、竞赛方法和规定1、正式赛采取国际通用的11分制,比赛用球为40﹍白色三星球,比赛执行中国乒协最新审定的《乒乓球竞赛规则》。2、比赛过程中有3次暂停机会,每次1分钟。比赛采用三场两胜制,每场比赛三局两胜,每局11分。比赛顺序为男单、女单、趣味赛。3、趣味赛由两名社员共同完成,选取十五米的一段距离,两社员采取两人三足的形式,各手执球拍运球,运球走一个来回,按用时的多少来评比名次。若中途乒乓球掉落,应捡起才可继续运球行走。乒乓球比赛活动方案篇三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上级部门《关于“乡村少年宫”建设的实施意见》,我校于12月启动了“中里乡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程。二、活动目标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做好协调工作,积极引进设施设备和各种先进的理念,并做好设施设备的后续管理和维护,坚持公益性、普及型的原则,全体学生自愿参加,学校所有活动场所、器材全面向学生免费开放。实现“乡村少年宫”的长效运作。真正办起农村孩子身边的少年宫,真正成为农村孩子能够享受的少年宫。三、计划和安排1、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建设让家长放心的乡村少年宫。(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机构建设,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积极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为“乡村少年宫”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坚持“挖掘学校潜力,树立学校特色”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乡村少年宫工作的长效机制。制订明确、科学、务实的乡村少年宫中、长期建设规划,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调整完善。(2)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通过“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办法提高辅导员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或吸引专业特长突出的教师到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邀请当地的民间艺人、劳动模范、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人物等来做辅导员,充实“乡村少年宫”的师资力量。2、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建设让社会满意的乡村少年宫。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进一步建设完善开展少年宫活动必需的基础设施。在达到省标准化先进学校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重点加强校舍环境设施建设,改建修缮活动场地(综合楼的二层教学楼),同时管好用好已有设施器材。3、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活动,建设让学生向往的乡村少年宫。(1)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乡村少年宫”是开展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本着这一原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它校本资源,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及其它具有教育意义的宣传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学生到公共场所、校外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参观调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