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劳模事迹(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工匠劳模事迹(多篇).docx

工匠劳模事迹(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匠劳模事迹(多篇)[摘要]工匠劳模事迹(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工匠劳模事迹篇一CRH380A型列车,曾以世界第一的速度试跑京沪高铁,宁允展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宁允展坚守生产一线24年,他说,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CRH380A型列车,曾以世界第一的速度试跑京沪高铁,它是李克强总理向全世界推销中国高铁携带的唯一车模,可以说是中国高铁的一张国际名片。打造这张名片的,有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高铁首席研磨师——宁允展。486.1公里,这是380A在京沪高铁跑出的最高时速,它刷新了高铁列车试验运营速度的世界纪录。如果把高铁列车比作一位长跑运动员,车轮是脚,转向架就是他的腿,而宁允展研磨的定位臂就是脚踝。初中毕业后,宁允展考上了铁路技校。没有想到的是,2006年,他会被万里挑一,成为第一位学习380A型列车转向架研磨技术的中国人,宁允展对技术的掌控和精准把握,让日本专家都竖起了大拇指。宁允展说,工匠就是凭实力干活,实事求是,想办法把手里的活干好,这是本分。他说,要把这份手艺继续干下去,干到自己干不动为止。一心一意搞技术,不当班长不当官,宁允展似乎与当下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追求。宁允展说,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如果每一件中国制造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位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中国制造就能够跨过“品质”这道门槛,跃升为“优质制造”,让更多的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释放更耀眼的光芒。工匠劳模事迹篇二2017年1月10日,天气晴,中午温度4度左右,早上和晚上的温度在零下6度左右,本以为这样的天气张xx老人不会营业(毕竟年纪这么大了),到了之后才发现,张xx老人正在台灯下忙活,因为太专注,他没有察觉到店里来人了,我站在柜台前面等了两分钟,这时候电话响了,张xx老人起身拿起电话接了起来,张xx老人:“喂,您有什么事?”,电话那头讲了一会,张xx老人:“您的这个事儿我办不了,万一您给我寄过来我修不好,这不浪费您的邮费吗?哎呀,您出邮费我也不能答应,万一修不好不就太浪费您的钱了,您实在要是要修的话就直接把笔拿来店里,我这里不接受邮寄,哎,得勒,就这样,再见。”,看到张xx老人接电话的“架势”,发现他的“轴劲儿”和年轻人真没两样,我也心想,老人家年龄这么大了,仍然“个性鲜明”,真是不一般啊!挂完电话,张xx老人下意识的望了一下柜台,看到我之后走过来说到:“您是修笔还是?”,我:我看看,您这里有200左右的钢笔推荐吗?张xx老人:“有,我给您拿些出来看一下。”,我对钢笔了解甚少,选了一支自己喜欢的黑色钢笔对张xx老人说:我买这支。话音刚落,张xx老人语气变得有些严肃:“您试都没试一下,怎么就随便买笔?”,说的我有些尴尬,立马把笔盖打开,在旁边的试笔纸上草草的画了两下,我说这支笔很好,手感很好,写的感觉也很好,就它了,张xx老人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您满意就好,满意就买,不满意就不要买。”。那会儿我就在想:有这么做生意的吗?去别的店买啥东西都是巴不得你多买,买断货都好,但是张老这里不是,他有他的原则:他对你负责,试了满意才能买。仔细一想,这些原则,也许就是张xx老人开店这么多年的魅力所在吧!我买完笔,张xx老人准备转身去修笔了,我把张xx老人叫住了,说了我的不情之请,请他写一句对我们年轻人想说的话,张xx老人说:“我又不是什么名人,您要写着做什么?”,我说名不名人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佩服您,张老也许是被我的诚意打动了,拿起笔在我拿的书的扉页上写下了:“勤奋工作,服务社会。”。张xx老人提字:勤奋工作,服务社会。工匠劳模事迹篇三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个人,他在工作中总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脚踏实地,严谨认真。在生活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和蔼可亲,乐于助人。他就是我们公司冷冻分厂液化冷冻工段的工段长李俊前同志。“有困难找李哥”一提起这个人,分厂的不少同事们这样说。为了做好安全工作,保障大家的安全,他每天都会提前来到岗位,为防止出现设备故障,一定会亲自走一遍氯气管道,查看所有机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及时处理。他对待工作如此,对我们刚进入岗位的新人也特别热心,他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倾囊相授,毫不保留刚刚来到液化岗位的我们,对工艺流程有着各种各样的疑问:这根管道里面是什么介质?汽化液化的时间大概是多久?液化机组里面的管道是什么样的?。.。.。.无论是多么小的一个问题他总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举各种例子让我们完完全全明白。他倾囊相授,毫不保留地将他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