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书名言2021年有关读书名言集锦95句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念书录·体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读书名言95句,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1、读书使人博古知今,实践使人破旧立新。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漫说寒窗苦,儿曹正少年。阴宜分寸惜,学应细深研。有获穷犹乐,无成老可怜。荣华身外物,莫负读书缘。——牛允明4、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如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毙,家从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注:普指赵普,宋宰相——《宋史》5、书,要算是人类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6、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兵多行虑之华(声大而杂),书多语愁蔓(文章繁杂冗长)……要以我用书,勿以书所绊。——彭兆荪7、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读传奇小说。——张潮8、读书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所以,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林语堂9、读书创造精神财富,精神变物质;实践创造物质财富,物质变精神。10、比起书籍,研究人类更有必要。——拉罗斯福哥11、我们读书的时候,总是开始一二十分钟以内效率最高,记忆力最强。往后连续阅读的时间愈长,记忆力就愈弱,效果也愈不好。因此,我们读书的时候,必须采取定时间歇的办法,即在记熟了一些内容以后,应当经过适当的休息,再继续往下记。——曹方12、读书有两种方法:精读和略读。什么是精读呢?精读就是深入钻研,细嚼慢咽;什么是略读呢?略读就是大致浏览,重点掌握。有些青年,不管是必读书籍,还是参考书籍,都一概浅尝辄止,浏览大概。又有些青年专读一本书,死抱住一本书不放,其他一概不管。这两种都是没有掌握读书的方法。——曹方13、古往今来,好书总是人们最好的朋友。14、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15、为了争取未来的优美而牺牲了的人,都是一尊石质的雕像。——伏契克16、困而知之。——徐悲鸿17、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慰藉。——阿兰18、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清:朱用19、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20、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作者:(明)文嘉21、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作者:(春秋)管仲22、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伤害。作者:(英国)谚语23、有的人认为读书是为以后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有的人则认为读书是为了谋求一官半职;有的人则认为读书是为了更好的报效国家;有的人则认为读书是为了人类的将来的美好生活。24、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汪洙《神童诗》25、应当首先竭力阅读和了解各个时代和各个民族的最优秀作家的书。26、谬误百出的书可能是本有趣的书;而一点谬误都没有的书也许是本十分乏味的书。——哥尔斯密27、最后复习一遍,选择重点段落完善导图。28、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29、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读好了基础,才能在这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研究,基础要求广,钻研则要求深,广和深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广。30、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佚名31、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的,读书也一样。32、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33、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但也不可过于迷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培根34、我们可以由读书而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35、读书,一个永恒话题。古人是这样看待读书的。36、书籍能引导咱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斯迈尔斯37、人有坎檩,失于盛于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38、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39、踩着书籍前进。——佚名40、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弄来熏风。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41、小有疑处,即便思索,思索不通,即置小册子,逐日抄记,以时省阅,俟归日逐一会理,切不可含糊护短,耻于咨问,而终身受此黯暗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