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无声的抒情散文.docx
上传人:小代****回来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母爱无声的抒情散文.docx

母爱无声的抒情散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母爱无声的抒情散文母爱无声的抒情散文一直以来,对于漂洋过海,远道嫁到中国来的节日,不怎么上心。也许是习惯了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许是观念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不过,对于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一直是身体力行,唯恐有所闪失。从美国一路走来的母亲节,在中国已经扎根好多年了,我只是听说而已,没有过节的概念,也没有想要为母亲送上一束忘忧草的准备。不是我不懂人情冷暖,也不是我没有得到过母爱,只是在这个不善于表达情感的国度里,亲人之间的一声谢谢有时也会卡在喉咙里,更何况送一束浪漫的康乃馨。我没有受到过特殊的影响,当然这种爱也成为一种心底里的语言。母亲节马上就会来到身旁,朋友圈里,空间里,到处都是母亲的赞歌,有人建议,让我也写点关于母亲的文字,我不知该以怎样的心情去描绘母爱。因为从小到大,好像是在祖母的苛护下长大,对于母爱,不曾有过刻骨铭心的记忆。小时候,家境一般,父亲是一家小学的民办教师,工资只有十五元,要养活一家人真是捉肘见襟。挣钱不多,工作却是一大堆,十几口人生活的重担全驼在了母亲的肩上,母亲再苦再累,一个人挣的工分怎能填饱十几个肚子,东家借点,西山找些野菜,勉强维持一大家人的生活。后来,包产到户了,有劳力的人家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没有劳力的我们家,母亲也不甘落后,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有时候,遇到下午放学,或者周末,我们兄妹便会和父亲一起,帮着母亲,干些地里没完没了的农活。记得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队里分给我们家三只羊,母亲高兴得收不住,因为有了小羊可以卖钱,有了羊毛可以赶毡,以为这就是好日子的开始。可是,问题又来了,谁来放羊呢?在那个女孩不被重视的世道里,身为老大的我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早晨上学,中午放学回家就去放羊,即使在那样的环境里,我的学习成绩总是处于班级领先地位。后来,母亲实在忙不过来,让我别再读书了,回家帮忙算了。就是对我的这点要求,让我记恨了好长一段时间,最后,在外公的说服下,母亲才同意卖掉她自以为是的摇钱树,让我继续去学校读书,为此,我心里感激外公要比母亲多一些。我上初中,要到七里外的乡级中学读书,而且,我们家的位置刚好是住校范围之外最远的村庄。学校规定六点半到校,那我必须五点钟起床,五点半出发,才不至于迟到。我们家又是独庄,和同村的同学住得较远,搭伴同行,还得再走一段路程,才能走到一起。每天早晨,母亲早起,为我做好早饭,其实就是热点馍,弄点咸菜,再来一碗热汤,现在偶尔想起,还能回味起那时的香气。因为距离学校太远,早晨吃点东西,中午在学校只能吃点馍馍充充饥,晚上回到家里才会吃上热饭。早晨,我吃完之后,母亲提着灯笼,说是灯笼,其实就是中间是个煤油灯,四面用玻璃围起来的那种,现在早已摆进了历史的橱窗,然后带上家里的狗,我们一起出发,去叫同村的同学,去得早了,人家还在睡觉,我们一起在黑夜里哆嗦,去得迟了,人家又走了,母亲还得陪我走很长的路,才能走到大路上,有人了,她才可以放心地领着狗自己返回。每天晚上放学回家,我和同学回到村口,总会看见一束灯光在黑暗里晃动,我知道,一定是母亲在等我,即使风在刮,雨在下,我从来没有感觉到害怕。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八个学期,因为家里想让我早点工作,去考中专,命里不该有这样的.结果,让我白白多读了一年,也让母亲跟着我早起晚睡了一年。自从上了高中以后,距离家里更远,每到周末才能回去一次,当然,回去的次数见少了,待遇也就提高了不少。一家人团聚的日子里,洗衣服,挑水这样的事情可以由我们兄妹完成,虽则这样,母亲还是忙前忙后,总是想尽办法变着花样为我们做些好吃的。在那个时候,总以为,包点饺子,做一顿手工酸汤细面就是最奢侈的饭了,但几乎每周,母亲都会为我们做上一顿,母亲做饭的手艺还是可以,庄里红白喜事上都有人叫母亲前去帮忙。母亲的刀工特好,切出的细面又长又细,切出的洋芋丝,萝卜丝也是粗细均匀,还是能够上得了大场面。原以为,一家人相聚的幸福是个永恒,没有想到的是,就在父亲与母亲结婚三十年的那个秋天,父亲得病急匆匆地走了,留给母亲一个年过八旬的祖母。那一年,母亲流尽了泪,可是,流泪又有什么用?到了冬天的时候,祖母因为父亲的离开,得了一场大病,感冒高烧不退,三天三夜米水未进,邻居家都以为祖母的大限已到,可是,母亲跑前跑后,叫来医生,挂针吃药,祖母的病情才有所好转。那一年的冬天,雪下得特多,只是记得,一夜之间,大雪封死了来回所有的路,足足下了有一尺深,母亲拿着铁掀,步行几公里外去叫医生,人家闲了,母亲背着药箱,就给叫来了,人家忙了,随便给些药,让母亲回来给祖母按时吃上。总之,祖母还是让母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在母亲的照顾下,祖母活到了八十六岁。现在,父亲走了,祖母走了,母亲又在外地给小弟领孩子,平时聚少离多。但是,每到立夏时,母亲就会打电话来,询问有没有煮鸡蛋吃,在这个我不认为是节日的日子里,母亲总是忘不了过去的传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