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作文(精品多篇)[摘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作文(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作文篇一雷锋的奉献精神是十分值得学习的。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也捐献给了辽阳人民。雷锋的"钉子"精神更值得传扬。施工任务中,他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雷锋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雷锋的钉子精神太值得我学习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很缺少这样的精神。我们只想着自己。在我们的生活中很缺少这样的精神。我们只想着自己,为他人想的很少很少。但从今以后,我们要为他人着想,为人民服务,为集体,为祖国的建设而贡献力量。我们也要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在学习上要努力挤出时间,抽出时间去钻研,去开拓,去充分利用分分秒秒的时间用法在学习上,让自己的生活充实更有意义。啊!雷锋,我要高声赞美你,歌颂你,向你学习,以你为榜样,争做一名文明好少年!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作文篇二雷锋,一个掀起热潮的名字,一个令中国人自豪的名字,一个永垂不朽的名字,他的精神我们应该世代传下去。许多年前的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字,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一下子,雷锋的名字响彻中国。1961年5月的一天,雷锋因事外出,在去抚顺火车站的路上,看到一位大嫂背着小孩,手拉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去赶火车。天淅淅沥沥的下着雨,他们母子三人都没穿雨衣。那个小女孩因为掉到泥坑里,弄了一身泥,一边哭一边走。雷锋急忙上前去,脱下自己的雨衣,披在背小孩的大嫂身上,马上又背起小女孩,一同来到车站,替他们买好了票,一同上了火车。在车上,雷锋看到那个小女孩全身都湿了,头发也还往下滴水,冻得直打颤。雷锋自己的衣服也湿了,但贴身的绒衣还是干的,就脱下来给女孩穿上。听说母子三人没吃早餐,又把三个馒头送给了他们。世界上还有许多有雷锋精神的人,他们被称为“平民英雄”,比如在一次歹徒劫持人质,警察们想用自己交换人质,但歹徒一定要女子来换。这时,一位自称是人质姐姐的女孩站了出来,她与人质并非姐妹,而是陌生人,这位女孩24岁,是警察,她叫潘琴。歹徒在交换人质的前一刻突然反悔了,经过劝说,歹徒又一次同意了,潘琴成功解救了人质,但自己却处在生死边缘。”“砰”,枪响了,是警察开得枪。最后,歹徒被治服了。在另一次任务中,潘琴伪装成被劫持的10岁男孩的姑姑救了人质。潘琴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她又一次发扬了“雷锋精神”。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潘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一起弘扬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作文篇三寒假过后,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同时也迎来了全国上下学习雷锋同志的新高潮。雷锋的名字伴随着国人度过了四十多年风风雨雨,每到三月,人们便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来纪念这位英雄人物。雷锋,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班长,五好战士。1939年12月30日出生于湖南望城县安庆乡的一个贫农家庭。7岁就成了孤儿。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雷锋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一个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1960年参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前,他先后在乡、县当过通讯员,在农场当过拖拉机手,在鞍山钢铁公司当过推土机手,并多次获嘉奖。参军后,雷锋勤学苦练基本功,各项科目成绩都是优良。他克己奉公,助人为乐,为集体、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把平时积存的200元钱无私奉献给抚顺人民公社建设和辽阳灾区人民,用自己的津贴费给丢了火车票的大嫂补票,主动帮助外出老人,利用闲暇时间担任校外辅导员……雷锋始终“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愉快”。对自己他一向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生活上从不乱花一分钱。他认为“每一分钱、每一滴油都是人民的血汗,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1962年8月,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几十年来,许许多多的榜样、模范,曾一个又一个走进中国人的生活,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树立起来,或短暂或长久,成为人们学习、模仿、怀疑、抛弃的对象;但没有一个像雷锋那样深刻地被注入这个社会。关于雷锋的先进事迹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被教育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他毫不为己,专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