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5.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8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5.ppt

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5.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其(补充)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三)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①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p112)2、表假设关系且3.让步关系:尚且,还。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二)用作副词。1.将,将要。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2.暂且,姑且。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且如】就像。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若(二)用作连词。1.表假设,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2)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免之。(三)介词.至,至于。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三)动词:像,好像。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③其若是,孰有御之。(P117)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及”、“比得上”,1、“徐公不若君之美也。”2、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①车后若干递送夫。8.【所】(一)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④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①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3、表被动【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所笑《韩非子·五蠹》(二)名词,处所,地方。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④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伶官传序》【所谓】所说的。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所在】1.到处。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2.所在之处,处所。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9.【为】(一)动词。(wéi)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判断。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⑥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帮助)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2.以为,认为。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3.判断词,是。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非为织作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