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雨巷****怡轩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0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0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0的认识教学设计0的认识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0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0的认识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理解“0”的三种含义,会读、会写“0”。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学习难点】0的书写方法,理解“0”的含义【学具准备】3支铅笔、直尺、田字格本1—10的数字卡片【问题导航】如果盘子里一共有3个苹果,分给妈妈1个,还剩()个;再分给爸爸1个,还剩()个;自己又拿了1个,盘子里还剩下()个苹果呢?【学习过程】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0个数字,那么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好不好?现在老师说数字请同学拿出老师说的数字卡片,看谁拿的快并且对。(老师依次说出5个数字,学生从学具袋拿出数字卡片,教师根据情况作出评价)师:现在老师手中有3支铅笔,我把一支给了__X同学,把一支给了__X同学,把一支又给了__X同学,那么我现在手中一支铅笔也没有了,用什么数字表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数字【板书:“0”认识】2、揭示第一含义──什么也没有。师:老师手中有3支铅笔,分别分给了3位同学,现在我的手中一支铅笔也没有了,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读作:零。【板书: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读作:零。】(学生齐读)师:那么“0”怎么写呢?请大家伸出手指,跟着老师写。师:在田字格内书写“0”(提前画好田字格),边写便告诉学生书写要求。(强调注意的地方:从右上角起笔,向左,向下,收笔,和起笔相连。)学生在课本,练习描红。3、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也没有”,就用数字“0”表示。同学们手里都有一把小直尺,举起来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小组交流汇报)师总结:我们在直尺上也发现了数字0,看到0在直尺的最前面,并且0排在1的前面。因为0表示一个也没有,0比1小。我们还可以看到直尺上有一格一格的,像这样一格一格的是尺子上的刻度,0在直尺上到底表示什么呢?(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师:0在尺子的最前面,在第一个刻度线上表示起点。【板书:起点】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直尺上的.哪个数字,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多少。讨论:1、在运动会上你看见过赛跑吗?110米栏世界冠军刘翔站在跑道的哪个位置可以用0来表示?2、看见过跳远吗?运动员在哪个位置开始起跳?能用0表示吗?4、揭示第三种含义──分界线师:我现在手中拿的是一个温度计(教师出示温度计),通过观察在温度计上也能找到“0”,那么这里的“0”表示什么呢?(生交流)师:请同学们看一下现在红色液体在零刻度线的什么位置?【学生观察后交流】师总结:现在红色液体最高位置在零刻度线的上方。师:,我们再把温度计放在冰块上(教师演示),请大家再看一下红色液体在零刻度线的什么位置?【学生观察后交流】。师总结:现在红色液体最高位置在零刻度线的下方,这时我们会看到红色液体的最高位置会迅速下降,在零刻度线的下方,也就是说:温度计上面的“0”表示分界线,上面表示零上温度,下面表示零下的温度。好了,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字“0”,那么我们一块总结一下,0的三种含义。谁来说说?5、课堂练习:(1)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0”,并进行书写展览(各队选举写得最好的,8队参加,再选出书写最优秀)(2)课本1题、2题。(学生填在课本上)(3)5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方法,注意强调学生一个球也没进去,也可以用0来表示)6、课堂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为什么?(学生谈收获)7、布置作业:写数学小日记。你能用0说几句话吗?0的认识教学设计2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和有关0的加减法算理。教学难点:0的书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请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把这几个数在桌子上摆出来,然后按顺序读一读,先顺读,再倒读。)质疑:(1)这几个数中,谁最大?谁最小?(2)比2多1的数是谁?比2少1的数是谁?(3)比1多1的数是谁?比1少1的数呢?最后一个问题,学生会冷场或有个别同学答出是0,老师借此机会引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然后板书课题“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评析:在已所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理解大小,并由“比1少1的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了他们的知识体验,使“0的认识和有关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