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训练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攻克.docx
上传人:映雁****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强化训练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攻克.docx

强化训练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攻克.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强化训练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攻克试卷(详解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方法正确的是A.室内着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D.家里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2、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分析推理说法不正确的是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说明结构决定性质B.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C.某物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推测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3、过滤时不正确的操作是A.为增大过滤速率,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B.漏斗下端的尖嘴口紧靠烧杯内壁中上部C.过滤器内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D.玻璃棒末端靠在漏斗内三层滤纸处4、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质量的21%B.由乙图可知,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C.乙图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出白烟D.甲图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气瓶中5、能达实验目的的是A.AB.BC.CD.D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C.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7、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氯CLB.钙CaC.银AGD.镁mg8、下列依据证据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AB.BC.CD.D9、汽车尾气中CO排放严重污染空气并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科学家研究CO在低温条件下的催化氧化取得了较大进展。CO在CuO﹣CeO2催化剂表面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CuO在反应中吸附CO分子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D.CuO﹣CeO2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10、银的元素符号是A.AGB.aGC.agD.Ag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1:将粗铁丝加热伸入试管,点燃红磷并迅速塞紧胶塞,待反应停止且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足量红磷的作用是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约占1/5的现象是___________。(2)实验2:烧杯的一侧有一干、一湿两张紫色石蕊试纸,从另一侧倒入CO2.观察到湿试纸由下至上逐渐变红,干试纸无明显变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3)小结:两个实验均发生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2、回答下列与CO2和CO有关问题。(1)结构:CO2和CO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2)转化:在一定条件下CO2能转化为C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除杂:除去CO2中的CO的方法是___________。3、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如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组成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实验中可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2)学习净水的知识,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的主要作用是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如果二者颠倒顺序,会导致的结果是______。4、某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探究粒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已知:浓氨水极易挥发,产生具有难闻的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1)如图1所示,注射器内吸入一段空气,右手堵住注射器的注射孔,左手向内推活塞,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说明______。(2)如图2所示,烧杯C中装入浓氨水,A、B中盛放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烧杯A内液体变红,说明分子______,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3)图3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过一会儿观察到______(填“ba”或“bc”)段纱布条先变成红色。(4)图3实验与图2实验对比,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5、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依图回答下列问题:(1)D示意图中,x=__________,其所示元素属于__________(金属/非金属)元素。(2)A、B、C、D、E中,在周期表中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