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诸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曾国藩《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诸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docx

曾国藩《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诸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曾国藩《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诸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曾国藩《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诸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诸弟曾国藩吴竹如近日往来极密,来则作竟日之谈,所言皆身心国家大道理。竹如必要予搬进城住,盖城内镜海先生可以师事,倭艮峰先生可以友事,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慢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也。镜海、艮峰两先生,亦劝我急搬。而城外朋友,予亦有思常见者数人,如邵蕙西、吴子序是也。蕙西常言:“‘与周公谨交,如饮醇醪’,我两个颇有此风味。”故每见辄长谈不舍。子序之为人,予至今不能定其品,然识见最大且精,尝教我云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此语正与予病相合盖予所谓掘井而皆不及泉者也。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进德之事难于尽言,至于修业以卫身,吾请言之。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或为入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至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雍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①,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兄国藩手具。(选自《曾国藩家书》有删节)【注】①制义:八股文。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镜海先生可以师事事:对待B.掘数井而皆不及泉及:至、到C.穷通由天作主穷:贫穷D.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营:经营【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答案解析】C解析:“穷”,困厄。【思路点拨】文言文实词的考查主要落实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通假及词类活用等方面。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所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应特别注意。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图自卫其身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其闻道也亦先乎吾C.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答案解析】A解析:A项,都是连词,表目的,来;B项,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句中语气词,表停顿;C项,主谓间,取独/指示代词,这;D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思路点拨】《考试大纲》中列举了应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应熟练掌握。可用已知词代入未知句中,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看意思是否一致。有时可通过虚词在句中的具体位置来判断。10.把第1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4分)(2)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至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答案解析】(1)(4分)我们读书,只有两件事:一件事是增进道德,追求的是心意真诚思想端正修身齐家的道理,做到不愧对生身父母。解析:“进”,增进;“修齐”,修身齐家;“忝”,愧对;各1分,句意通顺1分。(2)(4分)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是当官拿俸禄的途径,也要衡量自己学业如何,将来不至于尸位素餐,这样之后得到科举功名才会心里不感惭愧。解析:“阶”,途径;“计”,衡量;各1分,句意通顺2分。【思路点拨】翻译文言语句,要注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要注意文意的理解,更要注意关键词语及特殊句式的翻译。11.第1卷文言文语段中作者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