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诗《上李邕》鉴赏.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李白古诗《上李邕》鉴赏.docx

李白古诗《上李邕》鉴赏.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李白古诗《上李邕》鉴赏李白古诗上李邕鉴赏2021-01-3100:00:02小编:admin上李邕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⑵。假令风歇时下来⑶,犹能簸却沧溟水⑷。时人见我恒殊调⑸,闻余大言皆冷笑⑹。宣父犹能畏后生⑺,丈夫未可轻年少⑻。【注释】⑴上:呈上。李邕(678—747):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唐代书法家、文学家。⑵摇:由下而上的大旋风。⑶假令:假使,即使。⑷簸却:激起。⑸沧溟:大海。恒:常常。殊调:不同流俗的言行。⑹余:我。大言:言谈自命不凡。⑺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诏尊孔子为宣父。见新唐书·礼乐志。宋本“宣父”作“宣公”。⑻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称,此指李邕。【白话译文】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李邕在开元七年(719年)至九年(721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庆市)刺史。李白游渝州谒见李邕时,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使李邕不悦。史称李邕“颇自矜”(旧唐书·李邕传),为人自负好名,对年轻后进态度颇为矜持。李白对此不满,在临别时写了这首态度颇不客气的上李邕一诗,以示回敬。【赏析】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开元十三年(725年),青年李白出蜀漫游,在江陵遇见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称李白“有仙风道骨焉,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后改为大鹏赋),自比为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李白诗中还有一首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据唐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铭序云,李白“赋临终歌而卒”。后人认为可能就是这首临路歌,“路”或为“终”之误写。可见李白终生引大鹏自喻之意。按此诗语气直率不谦,故前人有疑非李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