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寒假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羽沫****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6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寒假作业答案.docx

2016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寒假作业答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6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寒假作业答案2016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寒假作业答案一、选择题(看谁记得牢,看谁眼力好。本大题共25题,50分。)1.在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遗址发掘中,不曾发现的是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b.粟、稻谷种子残留c.生活用的陶盆、陶罐d.用于祭祀的大型青铜礼器2.小轩一家决定假期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a.大禹陵b.黄帝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3.由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王的第一人是a.尧b.舜c.禹d.炎帝4.古代有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日食现象,就在一片龟甲上刻录下来。认为这位天文学家所处的时代极有可能是a.商朝b.唐朝c.宋朝d.清朝5.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bcd6.周幽王开始“烽火戏诸侯”时,诸侯带领兵马闻警而至,开赴镐京勤王,是在履行哪一制度给他们规定的义务a.禅让制b.分封制c.井田制d.郡县制7.右图古代生产工具,在战国时期得到广泛使用,它们应是a.骨制工具b.木制工具c.石制工具d.铁制工具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由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9.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a.仁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法治10.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a.晋b.齐c.楚d.秦11.XX年4日上午,泰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正式对外宣布:国务院、省政府在关于调整泰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相关文件中明确同意,设立泰州市姜堰区,以原县级姜堰市的行政区域为姜堰区的行政区域。请问,我国最早推行“县制“是在什么时期a.大禹建夏b.盘庚迁殷c.商鞅变法d.秦朝统一12.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优越b.实行商鞅变法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13.对下列两幅图片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图片一:图片二:a.春秋争霸b.战国争雄c.百家争鸣d.秦的统一14.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①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②迁都洛阳,推行汉化③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④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15.秦统一后,官府发布的文告使用的文字体例是?a.甲骨文b.小篆c.大篆d.金文16.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暗指:a.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b.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c.秦朝刑法特别残酷d.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17.汉初刘邦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想以此确保刘家天下,但汉武帝却要“削藩”,其主要原因是a.诸侯王势力膨胀,直接威胁到中央集权b.为了进一步充实国库,发展国家经济c.国家已经强大,不再需要诸侯国的保护d.为了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18.“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诗中的“单于”是哪个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a.越族b.鲜卑族c.蒙古族d.匈奴族19.《西游记》中塑造的如来来佛、玉皇大帝等人物形象,主要是吸收了哪两大宗教文化的结果①佛教②儒教③道教④基督教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0.三国两晋时期,中原战乱且疾病流行。当时,人们不可能采用的防治措施是a.为病人做手术时使用“麻沸散”b.从《伤寒杂病论》中寻找治病良方c.向李时珍请教防治方法d.练习“五禽戏”,增强体质21.下列组合有错的一项是a.蔡伦——“蔡侯纸”b.张衡——地动仪c.王羲之——《兰亭序》d.张仲景——“五禽戏”22.XX年,“王立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误的是a.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精神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d.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23.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a.吴国b.辽代c.北宋d.元朝24.下列成语,出自淝水之战的有①风声鹤唳②三顾茅庐③纸上谈兵④草木皆兵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25.下列关于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方多战乱,人口大量南迁b.江南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有利于开发c.江南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d.江南战乱少,社会秩序比北方安定第一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看看谁做得认真仔细。本大题共4题,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