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预制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Th****84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预制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doc

(完整word版)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预制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预制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预制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摘要]结合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铁路桥梁预制施工实践,对后张法铁路桥梁预制中常见问题进行探讨,找出解决问题对策。[关键词]桥梁预制常见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K928.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前言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是我国铁路建设应用最多的桥梁型式。随着铁路建设标准化的深入,桥梁预制施工对生产工艺水平及成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下面结合中铁三局建安公司T型梁工厂化预制及石太、武广、石武、杭甬、杭长、大西等客运专线、京沪高铁箱梁现场预制的大量施工实践,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方面影响较大的常见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制定相应对策。二、常见问题及对策1、预应力孔道及锚口摩阻控制桥梁规模预制通过摩阻试验调整张拉控制应力,孔道是否位置准确、顺直,锚具安装是否到位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一般生产前期孔道线型控制较好,新调校的模板上锚具安装误差较小,但规模生产时往往控制较差。摩阻试验在前期梁场试生产期进行,摩阻试验结果不能很好反映实际施工水平,造成调整的张拉控制应力不准确,产生系统化的预应力误差,给桥梁质量带来严重隐患。主要原因:⑴定位网孔尺寸偏大或安装位置不准确,成孔胶棒不平顺;⑵混凝土振捣不当,扰动预应力管道,引起位置偏差;⑶橡胶棒表面质量不好、管径变细或抽拔过早,引起预应力孔道不顺直;⑷锚垫板过渡长度尺寸偏短,致使钢绞线折角过大引起喇叭口摩阻过大;⑸锚垫板小口直径与橡胶管直径偏差过大造成混凝土浆体流入,喇叭口清理不净,引起摩阻过大;⑹钢绞线直径偏大或限位板槽深过浅引起锚口摩阻过大;⑺端模板漏浆后未清理即安装锚垫板。对策:⑴加强过程控制,确保管道平顺。严格检查定位网成品的加工尺寸,定期对加工胎具尺寸进行校核。定位网安装横向及纵向坐标偏差确保满足规范要求;必要时增加与成孔胶棒准确位置重合的“轨道筋”来保证孔道准确顺直。⑵加强作业人员培训,从思想上杜绝插捣混凝土时触动成孔胶棒,严格按规定时间抽拔胶棒;安装锚垫板及张拉前务必将模型、锚垫板表面及喇叭口内水泥浆清理干净;明确张拉操作人员测量钢绞线直径及按测量的直径选用限位板;⑶加强物资管理人员质量意识,确保检验频次,坚决不入库误差超规的材料,保证生产用锚具、钢绞线及胶棒尺寸质量合格;⑷保持工艺稳定,使前期抽检的摩阻试验结果与现场实际相符,具有整个施工阶段的代表性,并定期进行摩阻测试。2、预应力张拉控制传统张拉工艺采用单机人工操作,人工读数,人工记录,往往造成张拉力控制不准确,两端张拉不同步,伸长值误差超标等问题。对策:采用自动控制液压张拉机组。自动张拉系统已在我公司杭长及大西梁场推广应用。该系统由电器控制柜,液压泵站和千斤顶组成;液压泵站及千斤顶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控制柜连接,通过控制柜程序化控制泵站及千斤顶联动两端同步自动张拉,可实现自动精确操作,两端张拉严格同步,自动记录数据,权限控制确保安全的功能。3、支座板空腹控制保证支座板处混凝土的密实饱满难度较大,提高支座处混凝土密实是减少支座板空腹现象的关键。对策:支座板处钢筋密集,不利于混凝土进入及振捣棒的插入。在浇筑前确定好插棒的位置及深度,必要时适当移动钢筋,预留插棒位置并做好标记,利于插捣;在支座板处底模及端模增加高频振捣器加强振捣;在底模设出浆孔,通过观察出浆情况,判别支座处饱满密实情况,调整振捣时间,可大大提高支座板处混凝土密实度。4、梁体外形外观控制⑴全长、跨度误差偏大误差主要原因:①预留压缩量不准确;②支座预埋件固定不牢固产生移动;③端模安装位置偏差或施工中端模位移。对策:①保证支座板定位及桥梁全长跨度的测量精确度。为此我们研制了预制桥梁跨度测量定位架(ZL201120166750.8)及预制桥梁全长测量定位架(ZL201120166745.7),通过定位架结合精密全站仪进行量测,操作简便,人工拉尺大大提高精度;②支座预埋件与底模间采用支座螺栓固定,防止施工中触碰造成预埋件移动;③梁体预留压缩量,根据理论值结合经验值来确定,并及时根据试制梁实测结果进行调整。⑵梁体上拱值偏差偏差主要原因:①预应力施加控制应力数据因摩阻数据偏差过大不准确;②施加预应力作业控制不精确;③梁体预设反拱值不合理;④施加预应力时,未严格满足混凝土强度、弹模、龄期要求;⑤混凝土徐变上拱过大。对策:①提高摩阻数据准确度及孔道施工质量,参照本文“1、预应力孔道及锚口摩阻控制”;②张拉作业控制参照本文“2、预应力张拉控制”;③及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梁体预设反拱;④严格执行张拉通知单制度,确保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弹模、龄期满足技术要求;⑤浇筑时严格控制拌合物质量稳定,尤其是水胶比偏差,减小水泥浆徐变;同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