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励志的名人故事素材(精品多篇)【摘要】励志的名人故事素材(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励志的名人故事素材篇一五次创业失败之后……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埋下了想要创业的种子。大学期间,我在湖南省化学工程研究所做兼职实验员,接触了一些和产品研发相关的东西,觉得挺好玩的。当时就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做一个自己的企业,把这些好玩的东西变成产品,另一方面这也是我们学工科的人一条好的出路。一毕业,我一腔热血带着技术跑到了江苏泰兴,帮一个企业做地板胶,还真做成了。他们给了我2000块钱的服务费,虽然钱比较少,但特别开心,毕竟是我挖到的第一桶金。沿着这条路,我又找到宁波一家工厂,帮他们做砂管胶,用技术改良了产品的性能。他们除了给我工资,还付了一些技术费用。钱也不多,但也算一次“微创业”。2000年,我和一个高中同学跑到舟山,正式合伙成立了一家公司,我当时才27岁,担任总经理,心里特别没底,没什么规划,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希望挣一些钱,改善改善生活。这个项目对物流的依赖度特别高,那时候舟山还没有大桥,货物和原料进进出出都需要坐船,一有大风,货都发不出去。现在回想,这个项目从选址、资金到人才储备全都不成熟,和投资人的沟通也不够,倒掉是必然的。不过失败了反而是好事,这个行业门槛比较低,也没有太大爆发性增长的可能,如果没出岔子,我现在可能还困在里面。离开舟山的时候,我没攒下什么钱,但是经验和能力长进了不少。可能是天生爱管闲事,性格就适合创业,我没闲着,又带着之前的技术去了宁波,和一家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做压敏胶。从2002年一直做到了2005年,除了工资,我还能拿到25%的利润分成,分了可能有二三十万。后来工业城规划变了,这个化工项目就被停掉了。我看到广东有很大的压敏胶市场,宁波的项目停掉后就马上去了广州,和别人合伙建化工厂。我把前面赚的钱都投进去了,还借了一些,我们大概筹集了2000万资金。在广州建一个化工厂其实很难的,中间经历了无数的沟沟坎坎,不过都迈过去了。工厂投产之后,我负责采购、生产和市场,和另外一个大股东共同经营。结果,经营过程中两个人理念冲突非常严重,后来我选择退出。2005年到2009年期间所有赚的钱都赔掉了,我两手空空地离开了。回顾这次创业,我发觉当时的合作有先天的缺陷:一是合作伙伴彼此并不十分了解;二是经营理念的冲突,而理念冲突带来的问题是致命性的。创立碳元科技的时候,我真的是想得很明白了。后面的成功完全依赖于以前的这些失败,每一次创业遇到的问题都在碳元这里得到了印证和规避。从谷底到山巅今天看碳元,如果不是我,换了别人做不见得能成功,因为它走了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很多技术问题好解决,但是从技术到应用其实很不容易。我付出了很多超出常人的努力。当时白头发一下子多了很多,一度高血压都犯了。这个项目起源于2010年年初的一次聚会。一个为苹果手机做配套的工程师在吃饭的时候提到苹果打算用石墨做手机的散热产品。当时在座的有一二十人,大家听听就过去了,但我对这个信息很敏感,觉得未来手机散热会是一个大市场,所以就带着好奇心尝试去做。最初尝试用天然石墨,发现易碎易断,导热能力也不够,后来才转向用石墨烯。我和一位博士就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地干,大冬天的打地铺睡觉,这种“疯狂”的状态持续了将近两个月,用石墨烯把东西做出来了。但性能还是不行!后来又尝试了很久,能想到的方法我们都试过了,和我一起干的两个同学都很灰心,不干了。但我就是不死心,自己查阅了很多文献,发现有论文提出可以用聚酰亚胺进行碳化、石墨化做出人工合成的石墨膜。希望一下又被点燃了!我几乎找遍了国内外生产聚酰亚胺的企业,快要绝望的时候,碰巧找到了杜邦公司,结果还真让我在实验室里搞出来了。尽管产品还不成熟,但在太阳下面,我能真切地感受到阳光照射传递的热量,那一刻我感觉我要成功了。折腾了差不多一年,实验室里的产品算真正做出来了,但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的路还长着呢。又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钱快花完的紧要关头,我们解决了实验室产品工业化的问题。欣喜若狂的劲儿还没过,开拓市场的难题又摆在面前。一开始你想把产品给苹果用,人家也不会要。当时看到雷军在微博上面讲要做手机,我就跟团队讲看看能不能找到他们的联系方式。这种信息大多数人听了就听了,但我们这一个叫黄佳的小姑娘,回去以后真的在微博上面找到了当时小米的副总裁、设计师周光平,通过私信告诉他,我们有一款石墨产品用来散热非常好。没想到当天晚上周光平就回复了,我跟黄佳第二天一早坐高铁去了北京。他们对我们产品的效果很满意,很快就签了协议。小米的成功给我们做了一个免费宣传,市场一下子就打开了。很多手机厂家主动找上门来,我们第一阶段的产能也随之扩大起来。“吃着碗里的,做着锅里的,种着田里的”我从2012年开始就想着怎么放手碳元具体业务做创新的事情。我觉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