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悲歌叹杜甫(陆波美文荐读)(网友来稿).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材料作文--悲歌叹杜甫(陆波美文荐读)(网友来稿).docx

新材料作文--悲歌叹杜甫(陆波美文荐读)(网友来稿).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材料作文--悲歌叹杜甫(陆波美文荐读)(网友来稿)新材料作文范文--悲歌叹杜甫(陆波美文荐读)(网友来稿)悲歌叹杜甫--浙江陆波平生不大喜欢杜甫。不客气地说,杜甫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显得很委琐:长身瘦躯,缯衣麻鞋;薄唇细眼,愁眉苦脸,典型的一个认低服小的糟老头子!如果说李白呈现给我们的是浑身氤氲着侠气、仙气、阳刚之气的话,那么,迎面而来的杜甫则是整个地包裹着酸气、霉气、迂腐之气--被人抢了木炭,然后一屁股蹲坐在泥巴地上只管不住地唉声叹气!原以为自己不会喜欢杜甫的了,直到今年来到广东,有一阵子找工作很不顺心,脑海里突然冒处他的诗句:“朝扣富儿门,暮逐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恍惚之下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接着我就发现:古往今来,好的诗人很多,但是能够像杜甫这样勇于展现自身寒碜和人生不幸的诗人很少。就像开头,我之所以觉得杜甫的形象委琐气质不好,还不是因为他自己写的诗句留给我们形成一种写真般的参照。人人都有藏拙遮丑不肯服输显山露水冒充优裕的天性,最极端的是李白,就是愁也要愁出白发三千丈--再倒霉也要把豪情万丈的空架子搭起来!这一认同便使我觉得杜甫很不一般了。首先表现在他对朋友的态度上。对李白来说,杜甫真可谓他的难得知己。自古文人相轻,同行都是仇敌,然而杜甫却在《春末怀李白》一诗中对李白称赞不已:“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人是鹤立鸡群,诗是无与匹敌,纵使你浪漫我现实,我沉郁你飘逸,好像判若云泥迥乎相异,但我就是打心底里佩服你,认定你了不起。不虚美,绝无恶意;不矫情,更不掩饰。对比一下当今文坛那些除了自己的产品对别人的作品根本不屑一顾的所谓作家文人,这份胸襟何人能及!唐肃宗乾元二年,李白因参与永王李璘的叛逆行动而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县)。关河重隘,路途迢遥。天凉了,起风了,远在他乡的李白是否安然无恙了?一层一层的挂念终于激荡成《天末忆李白》中一个一个的文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眷眷之意,拳拳之情,即使过去了千百年,这种大男人真心流淌出来的柔性的吟哦,至今读来仍然让人涕泗滂沱,唏嘘咄咄!是的,李白的个性是金戈铁马急管繁弦,坦坦荡荡,大大咧咧,灵台高迈,纤尘无碍,尽管来时汹涌去时澎湃,但是一切都风过无影潮落无声;杜甫就不同了,举轻若重,举重若狂,儿女时长,波心时荡,一贯谨小慎微,循规蹈矩,难免断断续续,黏黏糊糊。偏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竟然结交了李白,从而认同了李白,并且接纳了李白,尤其难得的是一直理解和怜惜李白:“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不见》)嗬,嗬嗬,一切真好都能感动得自己芳心可可,对不同门派的认识从不排斥非我!哪怕世人齐声喝倒彩,我心中自有是非标准在!谁说杜甫是个认低伏小的男人?谁说杜甫是条委琐不堪的汉子?也曾海纳百川、壁立千仞般伟大和高岸呢!都说现在的文人没有朋友,也处不来朋友,只因为文人无行啊!像杜甫之于李白,是惺惺相惜惺惺,惟英雄能识英雄--真正的大师,一如参天大树,立足虽有分歧,高处却枝枝相依!最不一般的,是杜甫对百姓的态度。出身于“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的封建士大夫家庭的杜甫,饱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荣辱,最终摆脱繁华一洗铅华,透过荣华富贵的帘幕,看到了弱势群体的灾难和民间百姓的疾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固然惊心怵目,“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尤其感人肺腑。完全可以这么说,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古往今来还没有哪一位文人能够达到杜甫的高度!试听那“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面对善良百姓无以谋生的自然举措,我读出了杜老爷子悲天悯人的泪水盈盈;再看那“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自己偶得一餐温饱,都不忘喊一墙之隔的老农共饮------对人民苦难的切肤之痛和对百姓疾苦的贴心之情,触目所及,点点滴滴,莫不想化作雨露甘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胸襟?这是一份什么样的人品?如云悲心,悲心如云哪!也许有人会说,像杜老爷子这般自身难保的男人,面对百姓疾苦所发出的种种哀泣哭号,充其量不过开的是空头支票--错了!物质的捐赠那叫施舍,心灵的呼吁才叫崇高!不信,让我们睁眼一瞧,每当逢年过节,我们的各级政府领导在电视上对贫困户的作秀表演,就是典型的写照;自庐山会议后,彭德怀“我为人民鼓咙呼”的身影愈发显得缥缈!皇皇几千年,中国农民在历代统治者的心目中,不外乎是作驱驰的牛马,供盘剥的猪狗,待宰割的鱼肉,任杀戮的蚁蚕。有谁在关心农民?有谁在关注农村?卑微如我等,生在农门,长在农村;跳出农门,忘了农村!难得有杜老爷子的菩萨心肠,我的农村故乡!不再见杜工部般的真情实意,我的农民兄弟!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冬天,寒风呼啸,雪落无声--湖南真冷啊!大半生处于颠沛流离中的杜老爷